美国应学会与中国合作共存

《经济学人》2019.5.16

    打贸易战只是整体情况的一小部分而已。美国和中国正在所有领域展开竞争,从半导体到潜艇,从电影大片到探月,莫不如此。这两个大国过去常常寻求双赢局面。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一些问题因缺乏合作而趋于严重,即便中美不走向冲突,全世界也将付出代价。中美双方都需要更多安全感,也需要学会在一个低信任度的世界中共存。谁都不应认为可以轻松或很快地实现这一点。

    有一种诱惑是把中国拒之门外(就像美国成功将苏联拒之门外一样),不只是把华为拒之门外,还要把几乎所有中国技术拒之门外。然而,这样对待中国存在引发毁灭性局面的风险,而这正是政策制定者应该设法避免的。美国可以调整全球供应链以使之绕过中国,但代价巨大。

    以名义数值计算,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与美国的贸易额为每年20亿美元,而中美贸易额如今是每天20亿美元。在芯片制造和5G移动通信网络等关键技术领域,很难说商业的终点和国家安全的起点在哪里。美国在亚洲和欧洲的盟友的经济依赖与中国的贸易。只有明确的威胁才可能说服它们切断与中国的相关联系。

QQ图片20190612115027.png

    但是,怎样采取行动?首先,美国必须停止削弱自身优势。鉴于移民对创新至关重要,特朗普政府对合法移民设置的障碣是弄巧成拙。特朗普政府频繁诋毁任何不符合其议程的科学,以及试图削减科研资金的做法,亦是如此。

    除了专注于自身优势,美国还需要提升国防实力。这涉及硬实力,包括在太空和网络空间等新兴领域的硬实力。不过,这还意味着在保护知识产权与维持思想、人员、资本和货物的流动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当国防领域的鹰派人物过度狂热地呼吁将中国公民和投资拒之门外时,他们忘记了美国的创新依赖一个全球网络。美国及其盟友拥有广泛的权力来决定谁购买什么。对哪些产业属于敏感行业的更深层次思考应该能抑制禁止一切的冲动。

    与中国打交道还意味着找到建立信任的途径。在中国看来,美国打算采取的防御性措施看上去可能是旨在遏制中国。因此,更强大的国防实力需要一个能培养合作习惯的议程,就像美国和苏联在威胁互相毁灭的同时就军控问题进行谈判一样。中美不必达成一致就可得出结论出:在准则内行事符合它们的利益。中美并不缺少需要双方共同着手的议题,包括朝鲜问题、太空和网络战规则以及气候变化。

14
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