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菲佣在越野跑中寻找平等

《纽约时报》,节选/2019.05.25

   杰比·帕加里甘每周工作六天,为她的香港家庭雇主做饭、打扫和购物。星期天是她的休息日,那天她会去参加越野跑。

这位来自菲律宾的39岁家政工人穿越香港繁茂广阔的郊野公园,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无论水平距离还是垂直高度都很惊人。帕加里甘是香港一个不断壮大的女佣社群中的一员,她们参加越野跑既是为了这项运动的挑战,也是为了在一个经常歧视她们的社会中得到平等对待的机会。

   虽然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每周末只休息一天,要负责各种繁重的工作,这些家政工人还是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山地超级马拉松赛。她们挤出时间在黎明或深夜训练,还要发挥想象力,把家务劳动变成训练的机会。

image.png

   帕加里甘身高1.49米,比周围男人矮了一头还多。但是她凝视远方的神情如同钢铁一样坚定,她踮着脚尖跳跃取暖,赛事总监要等待雷暴警报解除才能开始比赛。帕加里甘对比赛路线并不熟悉,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她知道会有台阶,她的腿会比肺更难受。她用将近三小时完成了比赛,对此她并不满意。早晨的暴风雨使得道路泥泞湿滑,她跌倒了两次。

   她的朋友弗莱德林·阿尔贝托30岁,也是一名菲律宾籍家政工人,茌全程21.5英里的比赛中获得第三名。阿尔贝托多次登上领奖台,如今已是一名香港女子越野跑新星。

   赛事之外,帕加里甘和阿尔贝托是香港38万名外籍女佣中的两人,这一群体占香港人口的5%,但在香港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70年代,随着中国不断开放,香港经济亦开始起飞,当地全职家政人员出现短缺,外国女佣首次来到该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稳定输入使得大量本地妇女得以留在工作岗位,为香港转型为繁荣的服务经济铺平了道路。根据香港为外来务工人员谋取福利的非营利组织Enrich和信用报告机构Experian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仅去年一年,外籍女佣就为香港贡献了126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然而,这些工人经常面临歧视待遇。当局拒绝外国女佣申请永久居留权,规定她们必须住在雇主家中。

   批评人士认为,这种安排增加了虐待风险。家政工人经常被要求睡在浴室、储藏室或壁橱里。越野跑出入意料地成了家政工人寻求平等的方式。至少在几个小时时间里,跑道上的汗水和同志情谊模糊了雇主和女佣之间的界限,也模糊了本地人、移民和外国人之间的界限。这项运动是外国家政工人在这座城市重新发出自己的声音、找回参与感的几种方式之一。

6
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