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导量子密码国际标准制定

《日本经济新闻》,节选/2019.06.26

   中国将主导防止机密信息被第三方监听的新一代密码技术“量子密码”的规则制定。中国提出制定量子密码安全的国际评估标准的构想,已经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最早在2019年秋季确定成为国际标准的基准方案。中国不仅在量子密码的技术开发方面,在规则制定上也将掌握主导权,在安全领域的存在感或将提高。

   量子密码是利用量子力学的物理性质的密码。信息的发送者用光子携带用于加密和解读的钥匙的信息。如果第三方进行监听,会留有痕迹,只要确认光子的状态,就能确认监听的有无。作为高性能量子计算机等新一代计算机防止数据泄露的技术而受到期待。

   作为中国的标准化机构,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2018年10月为了广泛普及量子密码,向ISO的工作组提出制定评估安全性的国际标准。在参加工作组的45个国家中,除了弃权票之外,三分之二以上国家赞成,推进标准化一事在2月获得通过。

   量子密码作为新一代密码的候选受到期待,但此前没有国际性评估标准,难以彰显其突出的安全性能。该工作组在4月5日之前在以色列召开会议,决定由中国的研究者承担确定基准方案的职责。如果中国圭导规则制定,并获得ISO的背书,在销售采用量子密码所需的设备等时,不仅是企业,还容易被各国的政府采购引进。ISO负责规则制定的意义重大。由该组织就是否充分形成信息安全体制进行认证的“IS027001”在2005年生效后,已在多个国家普及,截至2017年,被160个国家的约4万个组织利用。

image.png

   中国在量子密码的技术开发上领先于日美欧。2017年成功在相距约1200公里的地而2个地点接收到从卫星发出的光子。2018年还利用卫星实现了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共享量子密码的钥匙信息。在光纤网方而,在北京一上海之间构建了2000公里的通信网,被认为是设想防止有关电网和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的信息被监听。如果中国在规则制定方而也掌握主导权,在该领域的存在感或将明显提高。

   对于中国主导的规则制定,美国日趋感到不满。在决定是否推进中国提出的国际标准制定这一投票中,作为美国代表具有投票权的美国国家标准协会表示,“(中国的)提案不完善”,投下了反对票。中美展开高科技竞争,强烈反对中国掌握此前一直由美国担负的安全评估标准制定的主导权。

   在密码等安全领域,此前美国通过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等确定的技术经常成为世界标准。在量子密码领城,ISO的讨论因中国的提议而启动,显示出惯例已经瓦解。美国也将参加推进基准方案制定的今后的会议。预计为避免基准方案出现有利于中国的内容,将加以牵制。关于制定工作,除了中美之外,日本、英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10个国家提出了参加的方针。计划到2019年秋季拟定国际标准的基准方案,设想2022年生效。(大越优树)

7
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