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守护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热线
一位护士拨打了这个24小时热线电话,说自己一直头疼。一位医生说,虽然他一直努力把病人从疫情中拯救出来,但仍觉得自己受民众排斥。还有一位打电话的人说她想自杀。
“用心抗疫”是为在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第一线工作的极度劳累、压力过大的医护人员设立的一条危机热线,它的志愿者们聆听着这一切。
“我们的原则是为他们提供情感方面的帮助。”28岁的热线志愿者、现居西雅图的心理医师崔尔静(音)说,“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提供空间和倾听,并且对他们的话表示同情。”
随着病毒在全球20多个国家的扩散,公众的担心和负面情绪有增无减。它们包括:
·恐惧与焦虑一担心自己或家人朋友被感染。不厌其烦地叮嘱家人千万别出去,免得受传染。同时,许多人疯狂地购买口罩、护目镜、消毒酒精等,都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受疫情的影响,有些人出现失眠或是失眠加重现象。
·无聊与孤独感一整天闷在家中不能出门,感到无聊与孤独。
·愤怒一对病情得不到及时救治和住不上院感动贵限和无奈。
·耻辱感一那些已经患病的病人和家属担心遭人歧视和躲避,除了要承受肉体的折磨外,还会有心理内疚感。
其实,这些情绪都属正常现象,是人们面对不确定以殁风险时产生的正常反应。那些处在疫情中心的病人及其家属,以及每天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承受的心理负担最大,因此也最需要帮助。
许多心理健康专家都在努力解决疫情带来的情感负担,崔尔静也是其中之一。疫情让医护人员遭受了极大的考验,也让世界各地的普通人感到不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中国,每10万人中仅有2.2名精神科医生,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崔尔静在中国广州长大,她并不是“用心抗疫”中唯一一个来自北美的心理医师。
“我认为这肯定说明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崔尔静说。1月下旬,中国武汉一家医院的医生朱波(音)和北京的心理学教授曹辉(音)开始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之后“用心抗疫”成立了。该组织目前约有300名志愿者,包括心理医师、技术人员和参与公众宣传的人士。
拨打号码可以让使用者随时联系心理医师。该服务还有由微信平台支持的消息功能。在拥有数百名参与者的聊天小组中,心理医师分享录音,包括冥想、讲故事和舒缓的音乐,比如贝多芬的“月光奏呜曲”。
每天大约有15到20个电话打进来,其中大约40%是医务工作者。电话大多数都很短,起初来得更频繁,通常来自对病毒感到焦虑的人。
现在,几周后,小理医师开始更多地听到医生和护士谈论压力、疲惫和徒劳无功的感觉。
长时间的工作、与家人的分隔等对他们造成影响,甚至穿上防护装备也开始成了负担。医务人员说,病人有时会对他们大发脾气,还有人会避开他们,可能是担心他们携带病毒。
“我们注意到他们在心理上越来越疲惫。”崔尔静说,“他们做了那么多工作,但又感受不到尊重。”
崔尔静接听电话时,会让打电话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对方愿意的话,她可以提出具体的建议。
但是这些谈话并不能代替治疗过程,她说,医生、护士和他们的家人可能要到很久以后才能完全处理这些经历造成的影响,其中可能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医生每接听一次电话都会提交一份报告。定期的视频会议让他们有机会与同事交流。
对于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的崔尔静来说,这份工作是一种安慰。当疫情开始暴发时,她立刻有帮忙的冲动。当她在微信上看到精神健康专家的呼吁时,她正在考虑捐赠口罩。
在一些特别痛苦的时刻,志愿者们聚集在网上互相支持。“如果我不在这个组里,我很难独自应付。”崔尔静说,“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
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精神疾病专刊也刊登文章,呼吁疫情当前,当务之急需要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护理。
在来自澳门,北京、香港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多位心理学研究人员联合撰写的论文中特别警告:“至今,为病人和医务工作者提供心理健康护理的问题关注不足”。
尽管中国全国卫生委员会曾在1月26日下发通知,要求为受本次病毒疫情感染的病人、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以及在家隔离的疑似病人、医务人员和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护理,但是这些专家指出,这些受影响人群的心理问题数据和精神病发病数据等方面的信息缺乏,因此“如何在疫情下最好地应对挑战无人可知”。
专家们认为,2003年中国“非典”疫情期间,对心理健康后果的观察以及相应采取的措施,可能帮助卫生当局和公众,向那些有需要的人提供心理健康治疗和辅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