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来自哪里?

  种族歧视是个令人义愤填膺,又让人疲惫不堪的话题。但其内含情感情绪的纠结复杂,矛盾冲突的多向撕扯,反而备受追求叙事张力之电影艺术的青睐。

  上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爆发以来,在历史原罪与人权至上的双重作用力下,非裔美国人的种族歧视课题受到最广泛的关注。好莱坞涉及种族课题的电影制作多不胜数,赢得最佳影片奖的就有:《幸福绿皮书》《月光下的蓝色男孩》《十二年奴》、《人生交叉点》《辛德勒名单》《与狼共舞》《温馨接送情》以及1968年的《黑夜追缉令》。

  种族歧视的含义浅显明白,是基于肤色人种而产生的厌恶、蔑视、排斥等,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来源。    好莱坞对各个少数族群被歧视的课题基本都有反映,比如《辛德勒名单》表现犹太人遭受纳粹灭绝的历史,《与狼共舞》反映美国印第安原住民主题,但探讨最多、挖掘最深的还是非裔美国人遭受的歧视。这当然与被歧视者在美国社会各个层而逐渐强大起来的影响力息息相关。

image.png

  好莱坞在弥合种族裂痕方面也做出不少努力。除了为种族主题影片保留一定空间,也在角色设置上尽量兼顾少数种族。梅尔·吉逊和丹尼·格洛弗在《轰天炮》中的黑白配,就曾大杀四方广受欢迎。黑白双主角甚至在一段时问内成为好莱坞的“标配”。

  最近“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又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反种族歧视浪潮,不少历史名人雕像遭到损毁。经典影片《乱世佳人》也因“美化白人领主与黑奴关系”的罪名一度被下架。占据舆论高地的优势意见是否就该拥有掘坟鞭尸的权力?别忘了当年的压迫与歧视也曾经是“正见”,在相当长时间里充当着“优势意见”。

  “平等”绝非一个简单概念。一个时期的优势意见,往往能左右舆论而影响人们对各种平等课题的认知,普通人对弱势者造成的伤害,往往是无心之失。然而,正是这种欠缺独立思考的众多的“无心”,共同将弱势者推下万劫不复的深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