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求支撑世界出口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收缩4.4%,这是近期历史上最大幅度的收缩。但中国经济预计将增长1.9%,这要归功于其经济的强劲复苏。在其他许多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卷土重来,而中国经济复苏未受到这种影响。
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各地企业日益重要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对IMF数据的分析显示,在截至今年6月的3个月内,运往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重升至逾11%——这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他各国的情况如何?让我们先从日本说起。总体而言,截至今年9月的6个月内,日本商品出口下降了19%,日本对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出口收缩了30%,甚至更多。但在电机、汽车和金属强劲表现的推动下,日本对华出口增长了3.5%。中国的需求提供了一个急需的亮点。
澳大利亚的情况也类似。在截至今年8月的6个月内,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比重首次升至41%以上。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五大进口来源国,也是最依赖中国作为其商品,尤其是原材料的出口市场的发达经济体之一。
“受中国经济复苏支持最大的国家在亚洲,但大宗商品出口国也从中受盗。”花旗集团全球新兴市场副总裁阿德里安·托马斯表示,“一些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数据已向上修正。我们认为,部分原因在于许多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好于预期。”
从中受益的不只是大宗商品生产国或新兴市场。意大利9月对华商品出口同比增长33%,增幅惊人。今年头8个月,欧盟出口同比下降12%,原因是对英国和对印度的出口大幅下降。相比之下,欧盟对中国(以及韩国)的出口基本保持稳定。其结果是,欧盟国家对华商品出口额首次超过其出口总额的10%。由于中国的需求不断上升,欧元区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在今年秋季持续复苏,而服务业活动则因新冠病毒卷土重来而受阻。
美国的情况与此类似。今年1月至8月,美国商品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6%,其中美国对加拿大和墨两哥的商品出口至少下降17%。然而,中国对美国商品的需求仍保持稳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表示,这一趋势并不是美中今年1月签订的协议中所作承诺的结果。相反,这一趋势指向了中国企业因预计美国会实施制裁而囤积高科技产品、美国医药的强劲销售,以及中国猪肉进口因国内供应短缺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