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新冠疫苗可信吗?

全球新冠疫苗捷报频传,多款疫苗有效性超90%,且无明显副作用。

全球首个新冠疫苗或许快来了,时间或定在今年12月12日。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顾问委员会将于12月10日召开会议,讨论一款美德联合研发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

白宫新冠疫苗计划“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负责人孟瑟夫·斯劳伊预计,该疫苗有望于12月12日获批,并在24小时内运抵美国各州,从次日起陆续启动接种工作。

一旦顺利获批,不仅意味着该疫苗获得临时上市的“通行证”,距成为全球首个正式问世的新冠疫苗仅有一步之遥,更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准人用的mRNA疫苗。

该款疫苗由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与德国药企BioNTech联合研发,是当前全球最早完成临床试验,且有效性最高的一款新冠候选疫苗。

早在2020年11月18日,两家公司联合发布公告称,其共同研发的mRNA疫苗已达到预期试验终点,有效性高达95%,且未报告任何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将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申请紧急使用授权,并“为2020年及以后的全球分销做准备”。

此前,美国制药公司莫德纳( Moderna)也提前公布初步数据,称其砑制的新冠疫苗有效性为94.5%,与辉瑞疫苗结果相近。

“双喜临门”的数据不仅提振了全球抗疫的信心,由于两款疫苗均采用mRNA技术,此前尚无成功先例,甚至有人认为mRNA疫苗时代正在来临。

不过,未来真能如此乐观发展么?免疫学专家张继明的答案是:未必。

超高有效性或不现实?

两款美国疫苗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关键在其超出预期的保护效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制定的标准,新冠疫苗有效性的最低限度为50%,两款疫苗则将及格线定在60%左右。但近期公布的结果却直接把数值拉高到90%以上,远超设定目标。

辉瑞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其与BioNTech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自2020年7月底开始三期临床试验,共招募4.3万名成年受试者,一半人群接种两剂次新冠疫苗,另一半则接种安慰剂。

经过超4个月的试验与观察,受试者中共出现170例确诊新冠病例,其中162例来自安慰剂组,8例来自疫苗组,由此算出疫苗有效性为95%,即同没接种疫苗的人相比,接种者可降低95%的新冠感染风险。

这一数值不仅高出流感疫苗(有效性为40%-60%)等现役疫苗一大截,与带状疱疹疫苗和麻疹疫苗(有效性在90%以上)不相上下,也与此前公布的初步结果一致。

早在2020年11月15日,两家公司曾提前公布该疫苗临床试验的中期结果,当时仅94名受试者确诊新冠.由此推算有效}生为90%。

image.png

值得注意的是,该疫苗结果表明,其保护效力在不同种族和年龄人群中一致,如65岁以上成年人中观察到的有效性也超过94%。考虑到老年人为新冠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美国近80%的报告死亡病例年龄均在65岁以上,该疫苗或能大幅减少老人染病与死亡。

“(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就。”BioV Tech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尤古尔·萨辛信心满满地表示,该疫苗突显快速提供极高保护效力的强大功能,并将“为2020年及以后的全球分销做准备”。

或为“叫板”辉瑞,就在后者公布中期结果次日,采用相同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法的莫德纳公司,也提前释放相关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的中期结果:3万名成人受试者中,共有95人感染新冠,有效性为94.5%,仅比辉瑞疫苗略逊一筹。

此外,两款疫苗受试者中,遭新冠感染并发展为重症患者的多在安慰剂组,提示上述疫苗或有助于降低重症风险。

这些密集释放的积极信息,不仅大幅提高了相关公司的股价,也提振了公众抗疫的信心,甚至有人认为,新冠疫苗离正式问世已经不远了。

不过,上述被标榜为“双喜临门”的结果,并未获得张继明的认可。

“如果(疫苗的有效性)是70%甚至50%,我觉得还是比较客观的.但达到90%多这么好的效果,可能不大现实,我个人认为里面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张继明称,当安慰剂组发病率与未参与试验的普通人群相近时,试验结果更有价值,但目前两款疫苗数值明显低很多,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因素保护受试者免于感染,如他们本就比常人更勤洗手、严戴口罩等。

截至发稿前,两款疫苗的研发方均未公布有关受试者年龄、性别、族裔分布和防疫习惯等进一步数据。

此外,张继明介绍说,两款疫苗均采用mRNA技术,通过提取病毒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制成可在人体细胞表达相应抗原的mRNA序列,因此这种疫苗只能包含部分抗原,不能激活全面的免疫反应,有如此高的保护效力也“不大符合客观实际”。

张继明看来,试验设计本身也存在一定缺陷。一般来说,严格的三期临床试验需要至少跨过两个疫情主要流行季,才能对有效性进行充分判断,但现有试验仅持续约半年,且并未在病毒致病力更强的冬季开展,也难预测它们真正的使用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两款疫苗至今并未披露完整的试验数据,相关结果更未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而是仅通过媒体“泛泛公布”,这让很多重要事实无从获知,比如为何安慰剂组的发病率远低于一般人群的发病率,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预防效杲如何等。

新疫苗面临复杂挑战

除疫苗有效性外,安全性也是备受关注的指标。

此前,阿斯利康、强生和国药等多家知名药企研制的新冠疫苗,都曾因疑似引发“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试验一度被叫停。尽管上述事件此后均得以澄清,仍给新冠疫苗安全监管敲响警钟。

疫苗安全性方面,辉瑞披露的数据较为乐观:通过随访8000名接种后的受试者发现,该疫苗并未发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发生概率≥2%的严重不良事件仅为疲劳和头痛,且老年人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更少更轻。

莫德纳疫苗也未报告任何重大的安全隐患,接种后可引起疲劳、疼痛、注射部位发红等严重不良事件,但可在短时间内消失。

尽管这些数据均提示上述疫苗较为安全,但仍不能排除疫苗本身或存在未知风险。

毕竟,此前几乎没有mRNA疫苗成功人用的先例,且未有相关产品获批上市。

“(尽管)有人将mRNA疫苗用于肿瘤治疗,但是在传染病的大规模防治中,我们没有任何的经验。”张继明认为,mRNA疫苗技术并不特别成熟,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难点在于,把mRNA导入细胞内的投递系统。

不同于其他疫苗只要注射进体内就可以引发免疫反应,mRNA疫苗本身并不触发免疫反应,而是通过其在人体细胞内合成的抗原蛋白代为执行。所烈,mRNA疫苗需要专门构建的投递系统,将mRNA导人人体细胞。

常见的投递系统有病毒载体和脂质纳米颗粒,辉瑞和莫德纳疫苗均采用后者。

“这些新材料的安全性,未必经过长期使用验证。”张继明称,脂质纳米颗粒材料在美国并非疫苗常规成分,所需安全评估将更为复杂。在我国,由于该材料也不在疫苗材料名录范围内,其安全评审可能而临额外的流程。

即使上述问题均被攻克,相比产业链成熟的灭活疫苗,mRNA疫苗上市后的供应、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也都是全新的尝试,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mRNA本身并不稳定,易被水解,必须低温保存。

辉瑞方面此前曾宣布,采用该技术的新冠疫苗须在-70条件下保存。此后,美国诸多机构争相抢购超低温冷藏设备,部分冷冻柜供货排期到数月之后,供应商方面开始扩大产能。

对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只好表示,正在研究解决方案以满足辉瑞“复杂的存储和处理要求”。世卫组织则警告称,对疫苗冷链存储要求过高,将不利于向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供应疫苗。

作为回应,辉瑞公司在最新公告巾表示,一些公司专们设计的干冰控温的运输船,可作为临时存贮单元储运疫苗15天,且配有专们的热传感器跟踪疫苗情况,由此对“全球范围内分发疫苗的经验知识和现有冷链基础设施充满信心”。

相比之下,莫德纳疫苗的冷链要求更低,可在-20保存6个月,2—8℃保存1个月。

但这无疑也展示出mRNA疫苗投产后面临的复杂问题的一角。扭转疫情仍需漫长跋涉

目前,全球新冠抗疫形势依然严峻。

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截至发稿前,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突破5800万例,死亡病例数接近139万人,即将取代结核病,成为全球最致命的传染性疾病。

美国仍是全球疫情最重的国家,受第三轮新冠疫情冲击,该国已有超1200万例确诊,25万人死亡。此外,面临第二轮新冠疫情的欧洲则是当前疫情最重的大洲,其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突破1500万例。

全球抗疫的步伐也加紧跟上。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研发竞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11款候选疫苗领跑三期临床阶段,并不断释放好消息。

image.png

如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曾多次公开表示,已有数十万人紧急接种了该集团研发的两款新冠候选疫苗,没有一例报告严重不良反应,且5.6万名经注射后离境前往疫情国工作、学习的人群中,也无一例感染。

目前,上述疫苗已陆续在阿联酋、埃及、阿根廷等10个国家开展三期临床试验,人组人数接近6万人。还有数十个国家向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提出新冠疫苗供应需求,后者已做好大规模生产的准备工作。

不过,尽管很多人乐观估计,新冠疫苗可在今年年底开始接神,并由此扭转疫情走势,但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警告说,即使疫苗研制成功,也并不意味着一个月内就能实现全员接种,这需要半年甚至更漫长的过程。

“在短期内靠疫苗来预防新冠病毒,我个人是比较悲观的。”张继明也有类似看法。

自从上世纪30年代发现冠状病毒以来,尚未有相应疫苗研制成功。2003年,张继明曾参与SARS疫苗研制,但历时两年多,由于困难很大,且疫情暴发结束,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他认为,新冠疫苗研发难度更大,且仍有许多免疫学规律尚未探明,比如新冠病毒是否只有ACE2一个受体,疫苗长期免疫效果究竟如何,我们需要接种多少剂次疫苗才行等等,目前仍无定论。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即使体内有抗体,依然有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可见,无论是研制还是投入应用,新冠疫苗仍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真研制成功,那是创造历史的,早一天成功,我们付出的代价就会少一点。”但张继明提醒称,当然仍需理性看待,不能急于求成,“如果期待太高,最后现实可能有很大落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