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20年,蝶变松山湖从科技产业园到科学城

一个地方,地处广州、东莞到深圳长达180多公里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几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它的名字,叫松山湖。

20年前,这里还只是东莞境内默默无闻的荔枝林。20年梦想起航,往昔星星点点分布的荔枝林已变成风光旖旎的松山湖,成为东莞著名的地标,湾区亮眼的创新明珠。

从一座水库到汇聚一流创新资源、高端人才齐聚、高新企业和科研机构遍地的科技产业园区,再到成为承载东莞城市创新梦想的科学城,“松山湖”这三个字成为一座城市创新发展蝶变的绝佳范本。

源起,园启

20年时间,在一个城市或国家的历程中是很小的一段,对松山湖,却是一个从零开始到两个台阶的跃进。

时间回到2001年7月,东莞市提前谋划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并定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其明确为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2001年11月9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更名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并升级为省级高新区,2010年明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6年,东莞市开发建设东莞生态产业园,规划控制面积31平方公里。2011年生态园成为广东省首批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2012年获批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工业园区。

2014年12月,东莞市将松山湖高新区、东莞生态园合并,实行统筹发展。2015年明,园区成功入围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由此,这个从诞生之初就获得万众瞩目的高新区,一步步完成自身的蝶变。

成就,城变

2017年,松山湖的第二轮蝶变在一个新的起点开启。

2017年8月28日,位于松山湖旁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脉冲式散裂中子源的国家。以这一国家大科学装置为核心,东莞高标准规划建设了约53.3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

围绕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城积极争取及谋划布局南方先进光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一批大科学装置,进一步强化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在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一大科学装置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一流创新团队和前沿课题汇聚在东莞,带来了一项项原始创新成果的突破。

image.png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阐述,“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为全面贯彻国家战略部署,围绕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东莞开始统筹松山湖高新区、大朗镇、大岭山镇、黄江镇战略性区域共计90.5平方公里,全面统筹“一园九镇”发展规划,建设松山湖科学城,

2020年伊始,松山湖中子科学城正式更名为松山湖科学城。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以此为标志,东莞正式跻身创新“国家队”。这是科技创新领域国家战略首次赋能东莞,推动东莞创新驱动发展迈人新里程。东莞提出,要围绕“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个定位,举全市之力将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如今,松山湖科学城已建成一批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大科学装置、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大科研平台、以成果转化为主的育成机构,形成了科研院所与高新技术企业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

在这里,中科院高能所东莞分部成功研制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简称BNCT)实验装置;材料实验室汪卫华院士团队研究成果“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王恩哥院士研究团队与合作者的成果“实现尺寸最大、晶面指数最全单晶铜箔库的可控制备”入选“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

以松山湖科学城为新起点,大湾区,一座科技创新之城冉冉升起。

创新,奇迹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处于国家创新体系顶尖,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双区”建设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主要任务和关键举措。

东莞一直主动谋划、高位推进、全力建设,把科学城作为东莞主动参与“双区”建设战略的关键抓手和构建新发展动能,推动东莞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核心力量,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东莞力量。

科学城以“源头创新一技术创新一成果转化一企业培育”创新全链条为“梁”,以“重大科技设施、重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龙头企业、高端创新人才、高品质城市配套、一流创新环境”为“柱”,全链条、全要素、一体化布局,构建科学城的“四梁八柱”。

延续“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发展理念,围绕科技创新功能,突出山水特色,松山湖科学城形成“北湖南山、一核四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科教、科研、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北湖南山:北接松山湖,南靠巍峨山,塑造背山面湖、山水融城、组团发展的山水生态城市格局。

一核:大装置集聚核心区。沿巍峨山北麓,布局大装置、大平台、高水平大学和头部科技企业研发中心。

四区:大学院所集聚区和三个成果转化区。大学院所集聚区依托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等高水平大学,以及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优势,打造校院企地创新合作共同体。成果转化区围绕材料、信息、生命三大战略领域,打造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区、深莞科技成果合作三大转化区。

随着大科学装置的入驻及建设,科学城的磁极效应越发显现,正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人才磁极效应愈发凸显。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里,一个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赵忠贤倡导建立并担任顾问的“实用超导薄膜研究团队”,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制出基于国产部件的设备,并制备出2英寸双面钇钡铜氧(YBCO)超导单晶薄膜,打破了国外禁运和技术垄断。

“这件事给了我们很大信心。遇到‘卡脖子’难题,逼着自己进行自主研制和创新,最终把一条新的技术路线走通了。”除了团队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积累,赵忠贤还特别提到,“我认为也正是因为有松山湖的政策和环境,这件事情才能发生。”

新征程,下一个想象

砥砺前行20年,松山湖科学城已初步形成一流平台、一流企业、一流机构、一流大学、一流人才等“五个一流”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并担纲东莞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这座科技创新之城,时刻彰显着东莞创新的蓬勃活力。

即将建设的大湾区大学,校园建设前期投资约100亿,致力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湾区大学将在松山湖建设校区,主要建设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关的大科学装置、与新型研发机构融合办学的学科领域,设立相关领域研究生院和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占地约523亩,总投资约26亿元,计划开设理学院、工程学院、医学及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第一期计划2023年投入使用。

2021,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

2021年2月5日,东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湾区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之都”······一系列新提法,折射出东莞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在全新制定的《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松山湖科学城空间总体规划纲要》《松山湖科学城科学功能规划》中,松山湖科学城致力打造全球知名的创新中心。科学城将围绕产业体系、空间布局、公共科技服务、交通枢纽建设等方面多点发力,提升园区整体面貌。根据规划,松山湖将建设成为产城融合、集约紧凑、生态持续的国际创新城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平台即将横空出世。

从一块处女地到全球瞩目的科技栖息地,松山湖科学城在持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不断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

从科技产业园区到科学城,走过20年创新发展之路的松山湖,创新还在继续。

8
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