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一场历史罕见的“堵船事件”

全球最大海运公司马士基警告称,这次事件对全球航运业造成的影响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化解。

当地时间3月29日上午,卡在苏伊士运河近一周的重型货轮“长赐号”终于浮起,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这是苏伊士运河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航道堵塞事故。3月23日,这艘长度几乎和纽约帝国大厦一样高的现代化船舶在前往荷兰鹿特丹港的途中,突然横在苏伊士运河上动弹不得,将后面的400多艘货轮堵在两头,影响了每天近百亿美元的全球贸易量。

随后的六天六夜,挖掘机和拖船千方百计把这艘巨轮从泥里拖出来,最终借助潮汐的力量成功解救,在它浮起的那一刻,周围的船只均鸣笛以示庆祝。

但事情还不算完,虽然“长赐号”脱困,但疏通滞留船只、让运河完全恢复通航仍需数天,而给航运业带来的影响更可能长达数月,这意味着损失仍在蔓延。

小挖掘机连续工作六天六夜

当地时间3月23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下午2时)许,“长赐号”从红海北向进入苏伊士运河时,在河口南端6海里处疑似遭受瞬间强风吹袭,造成船身偏离航道,意外搁浅,这艘海上“巨无霸”直接堵死了全球贸易的重要航道。

不过,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负责人拉比在3月27日指出,强风及天气因素并非货轮搁浅的主因,“可能是技术或人为失误造成”。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后续的救援脱困实属不易,因为“长赐号”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船之一,整个船体长约400米、宽59米、重22吨,事发时船上装载着18300个集装箱,体量惊人。

方向失控让这艘重型货船卡在了200米宽的河面上。想要解救货轮,需将船体旁边的泥沙清除掉,同时卸载货物及燃油,减轻船体重量使之上浮。

令救援人员头大的是,事故地区属于堤岸、地质松软,不适合大型机械设备进驻,只能使用小挖掘机挖出泥沙。因此,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巨型货船和小挖掘机的反差照。

连续工作了六天六夜、清除了3万立方米泥沙一一它们可填满1 2个奥运会标准大小的游泳池一一之后,小挖掘机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这几天埃及政府也是心急如焚,因为苏伊士运河是埃及政府每年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一堵每天会直接损失1400万美元的过路费。

image.png

大量船只长期滞留还有巨大隐患,被堵船只中至少有20艘货轮运输的是牲畜和动物,约载有13万只绵羊和数万头牛,这些动物因为手续问题无法就近登陆,只能待在货船上。

由于空间和补给有限,随着排泄物逐渐堆积,一旦出现动物死亡,尸体也不能丢进苏伊士运河内。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形容,这些货船相当于“定时的生化炸弹”。

参与救援行动的人士透露,现在通航后,会让载有牲畜的船只先行通过,因为牲畜补给即将耗尽。所幸的是,目前还没有污染或货物损坏的报告。

现在“长赐号”已经被拖向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大苦湖位于运河中部,水域较宽,它将在那里接受技术检查。

等待数天的其他货轮终于可以陆续通过运河。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称,目前有422艘船只正排队等待通过,疏通这些船只可能需要三天到三天半的时间。但全球最大海运公司马士基(Maersk)估计,最终可能需要两倍于此的时间。

运河畅通后,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开始加班加点工作,让每天通航船只达到150艘,而正常情况下每天平均为90艘。

不过,疏通航道不能光计算被堵船只,还有一大批船正在来的路上。

据船舶估值机构“VesselsValue”的数据显示,有130艘船只正在驶入运河,其中18艘在3月30日或之前到达,26艘在3月31日之前到达,还有44艘在4月1日之前到达。

对全球影响或需数月才能化解

虽然整个事件让网友看得啼笑皆非,但运河堵塞造成的经济损失让人笑不出来。

根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奥萨马·拉比的说法,运河堵塞每天造成的损失高达150亿美元,相当于每秒超过17万美元。

全球集装箱货运船有10%至15%都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平时即使是轻微的延误和拥堵也会扰乱货物交付时间,如此罕见的拥堵必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重大影响,而最终为此买单的很可能是消费者。

国际航运业刊物《劳合船舶日报》(Lloyd's List)的数据显示,每天滞留的货物金额高达96亿美元,六天超过500亿美元。

根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数据,每年有19000艘船通过这条水路。相当于每天约50艘船,每年运载10亿吨货物,这些货物大多为动物、家具、手机、打印机等,还有汽车。

大堵塞让卫生纸、咖啡和家具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世界上最大的卫生纸木浆生产商巴西Suzano公司就表示,这次危机可能会造成供应障碍,从而导致卫生纸出现短缺。

“长赐号”上有100多个集装箱是瑞典家具公司宜家的,这将直接导致供应链的延迟。一些买家可能被迫需要重新订货并走空运,成本至少增加三倍。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指出,这条水路关乎德国总进出口额的8%至9%,其中对华贸易尤受影响。因为德中贸易的近三分之二是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的,来往于两国之间98%的船只都会使用苏伊士运河。

“长赐号”原本应在4月初抵达英国费利克斯托港,但现在到货日期无法确定。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的经济学家约翰·格伦(John Glen)表示,运河堵塞可能严重扰乱英国以及周边地区的供应链。

“如果由于堵塞而不得不绕道非洲运送货物,那可能会使英国企业的交货时间增加10天左右。”格伦表示,“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将不可避免导致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

苏伊士运河的存在,原本是为了便利亚欧之间的贸易往来,让货轮不必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缩减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被堵的这一周,个别航运公司只能改变航线重新绕道好望角——这意味着航程增加3500英里,航行时间多了12天。运河恢复后,马士基立即决定让两艘绕道好望角的船只掉头,重新回到苏伊士运河。

大宗商品也在被影响的范畴中。油轮监测机构Tankertrackers的数据显示,不少满载的油轮也堵在了运河两端,船上装载着来自沙特、俄罗斯、阿曼和美国的石油,约有1000万桶原油和石油产品。因此,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Brent crude)一度上涨近5%,至每桶约63美元。

尽管苏伊士运河正在加紧疏通,运河堵塞的蝴蝶效应依旧引发了对全球产能的破坏和航运积压。

“这次事件对全球航运业造成的影响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化解。”马士基方面警告称,“除了造成的直接延误,这些船只在驶往下一个港口时,不可避免会出现扎堆现象。”

《华尔街日报》援引海运中介公司Braemar ACM的数据称,事故发生后,亚洲到中东海运航线的货轮租金上涨47%。

如何弥补运河堵塞造成的损失也是今后的课题。此次事故中,将由船东责任保险(P&I保险)来赔偿水路损害和停止通行对苏伊士运河管理局造成的经济损失。日本国内大型海上保险公司向“日本经济新闻”表示,“此次事故可以全部通过保险赔付额解决。似乎也不会成为今后推高保险费的因素。”

如果滞留船只要求“长赐号”赔偿,很可能分别走流程予以判赔;但事故后驶入苏伊士运河的船只所蒙受的损失,很可能要“自行负责”。

各国网友成段子手,称还没看过瘾

全球贸易损失惨痛,各国网友却乐在其中,被卡货轮的动向成为他们过去一周的快乐来源。

除了小挖掘机和拖船,让“长赐号”解困还有一个强大“帮手”,即看不见的自然神力:潮汐。3月28日满月时水位一夜间飙升,正是借助这股力量,货轮才慢慢恢复浮力。

得知这样的真相,网友开始心疼日夜工作的小挖掘机,称“它简直挖了个寂寞”,“根本不是我的错,都是月亮惹的祸”,“埃及:我早说了我天上有人,你们还笑我。”

在“长赐号”被救出来之前,各国网友早就脑补了千奇百怪的解决方法。

让刚上映的《哥斯拉大战金刚》里的哥斯拉和金刚一起上阵;在船头船尾绑上火箭;直接在旁边挖出新河道:像动漫电影《飞屋环游记》那样绑上气球让整艘船飞起来······

还有人为困在船上的单身人士创建了一个约会网站,首页写着:“在海上是孤独的,如果你的船被困在苏伊士运河,就更孤独了。”

一位号称负责驾驶那台小挖掘机的哥们儿更在社交媒体走红,他在推特上以“在苏伊士运河开挖掘机的家伙”(Guy With The Digger At Suez Canal)为名开了一个账户,直播挖掘进度,同时发表各种感想,收获了6万多名粉丝。

虽然该账号未经过官方认证,却依然挡不住其吸粉的速度,因为每条内容都着实有趣:“老板今天早上叫我起来,结果我眼前是这样的······真是上了一课”“很难跟我老婆解释为啥今晚我没法回家,她觉得我出轨了!”“这船就像我的前任,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摆脱她,可是她就是不走!”“申请重新命名苏伊士运河为‘苏挤死运河’”······

当货轮被解救之后,一些网友却不干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呼天抢地,要求“把船放回去(put it back)”,这句话甚至成了推特的热门话题。

“这艘船被困住了,我感到非常欣慰,如果他们能把它放回去,我会很感激的”“把它放回去,你们这些混蛋。这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天”“那是我的精神支柱,放回去,求你了······”

虽然本次危机解除了,很多人担心,在如此重要且狭窄的河道上通行庞然大物,会不会再次堵塞,该如何进行风险防范?

事实上,近50年来苏伊士运河在规模和宽度上增加了一倍。最近一次是六年前,埃及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加深了主航道,并为船只提供了一条与之平行的35公里航道,耗资超过80亿美元。

但现实来说,每次改造都是为更大规模的运输服务的,反倒增加了发生堵塞的危险。为了降低运输成本,运河每次改造都会提高“放行”尺度,船东、承运商就会相应地量身定制更大号的新款货船。

专门研究集装箱的历史学家马克·莱文森(Marc Levinson)向《金融时报》表示,船东对全球供应链的混乱状态负有重大责任,因为他们追求越来越大的船舶。

“他们的态度是,‘我们将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不管物流业的其余部分’。”他表示,“大型船舶在海上时确实是高效率的,但它们会完全搅乱陆上运输体系。”

8
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