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苗接种速度为何吊车尾?

除了疫苗供应不足,抽取辉瑞疫苗所需特制注射器短缺等因素也影响了接种速度。面对有限的进口疫苗,日本人到了精打细算的程度。

日本的这个五一黄金周算是吹了。

日本首相菅义伟4月23日傍晚在官邸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对策总部会议,向东京、京都、大阪、兵库4个都府县发布了基于新冠特别措施法的紧急事态宣言,时间为4月25日至5月11日。这是继2020年4月和2021年1月后,日本政府第三次发布紧急事态宣言。

几日来,日本社交平台被“停业海报”刷了屏。素有“不夜城”之称的东京,如今变得黑漆漆一片,被网友吐槽“仿佛到了世界末日”。面对又一次的紧急事态,无奈成了此刻最能表达日本民众心情的词。

另一厢,疫苗接种速度也远远低于预期。今年年初,日本上上下下早已做好了疫苗接种的准备。然而,截至4月25日,完成第二次疫苗接种的人数不足88万人,仅占1亿2500万人口的0.7%。

在疫苗防线尚未筑起之前,变异病毒率先冲破日本的防线。截至4月25日,日本已经发现了21名印度变异病毒感染者,除在机场入境检疫时发现的20名病例以外,还有1例日本境内确诊报告。这或许意味着,变种病毒已在日本国内开始了社区传播。

日本各大城市陆续破千的感染报告,以及变种病毒感染者的出现,让日本防疫专家忧心忡忡。

小型餐饮营业者忧心忡忡

五一黄金周,北海道的扎幌市没有像东京、大阪、京都和兵库县那样,宣布所谓的紧急事态宣言,而是用经济补助的柔性手段,试图引导餐饮业者缩短经营时间,以克服疫情蔓延。

札幌市政府规定,如果饭馆、酒吧、居酒屋等酒类营业者能够在4月27日至5月11日期间于每日的20点前停止营业,将获得每天2.5万至7.5万日元不等的补助金。

札幌市实施的引导性措施较紧急事态宣言的规定宽松许多。在东京等地,除大型商场和游乐设施以外,包含酒吧、居酒屋等在内的酒类经营场所也必须停止营业。未涉及酒类经营的店面,营业时间不得超过晚上8点,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

“具体补偿金额会基于去年申报缴税的营业额来计算。”在札幌酒吧街开店的寿子告诉《凤凰周刊》,“我们店没在去年倒闭已经算不错了,按照去年的缴税情况,这次我们能拿到2.5万日元的补助金。”

对于日收益不足2.5万日元的小型餐饮营业者而言,这笔钱犹如雪中送炭。但是,按札幌市出台的补贴换算标准,想拿到7.5万日元的补助金,日营业额至少需要达到20万日元。而对于那些日销售额超过20万日元的经营者而言,7.5万日元的补助金只是杯水车薪。

在非强制的情况下,营业与否成了营业者个人的判断。这意味着“柔性政策”带来的防疫效果也是柔性的。

疫情以来,再也看不到大巴车成群结队地集结在札幌薄野附近,等待游客购物归来的“盛景”。外国游客已然“绝迹”,商家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国内游客。

去年暑假到十一黄金周期间,在菅义伟内阁的“Go To Travel“(去旅行)政策推动下,札幌成了日本国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由于东京发布了几次自治体层级的“自肃”和“紧急事态宣言”,让渴望出行的游客们涌入札幌。然而,“Go To Travel”带来的不仅仅是游客,还有新冠病毒的扩散。日本各地方自治体间步调不一的防控措施,让东京的疫情看起来得到了控制,却让其他旅游城市苦不堪言。

寿子说,自己的店和那些大酒馆、居酒屋没得比,没有信心在五一黄金周期间让单日营业额超过2.5万日元。毕竟疫情暴发以来,零客人、零收入的业绩已经屡见不鲜了。因此,她选择了暂停营业。

即便拿了政府补贴,寿子还是感到担忧。“政府为了弥补东日本大地震的赈灾支出,已经开始收‘复兴税’了。现在虽然拿到了停业补助,谁能保证未来政府不会征收‘新冠防疫税’?”她说,“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image.png

薄野此刻的宁静在寿子看来是一种突兀。她直言,紧急事态宣言已经成了“狼来了”宣言,和疫情暴发之初相比,现在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应该是加快疫苗接种。为此,寿子多次询问中国疫苗接种的情况。“打疫苗疼吗?会发烧吗?”看来她已经做好疫苗接种的心理准备。

接种速度在经合国家中排名最末

和寿子一样,大部分日本民众对新冠疫苗抱持较高期待。

今年1月初,在日本政府还未和辉瑞公司正式签订疫苗购买合同之前,NHK(日本放送协会)围绕疫苗接种进行了舆论调查,超过50%的日本民众希望接种新冠疫苗,不希望接种的人数仅占38%。

3月末,日本庆应大学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日本民众对疫苗接种的期待值攀升至56%,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接种意愿更是超过72%。按照当前的调查数字推算,假设仅是有意愿的国民接种疫苗,日本距离“全民免疫”的目标应该也不远了。

不过,和不断攀升的期待值相比,日本疫苗接种的实际进展令人叹息,较欧美乃至亚洲邻国都落后很多。

在全球70个国家截至4月5日的疫苗接种进展排名中,日本的接种率仅为0.76%,名列第60位,排在津巴布韦、突尼斯之后。4月20日公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经合组织(OECD) 37个成员国中,日本的疫苗接种率排名倒数第一。

在辉瑞、莫德纳、AZ以及J&J四款西方国家研发的疫苗当中,辉瑞是目前唯一在日本取得接种资格认证的新冠疫苗。莫德纳与AZ分别于2021年3月5日和2月5日向日本政府提出了疫苗使用资格认定申请,而J&J疫苗在日本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有消息称,早在辉瑞疫苗研发之初,日本政府就开始与美方交涉辉瑞疫苗使用权等相关问题。去年7月末,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加藤胜信代表日本政府与辉瑞公司达成了疫苗购买的前期协议,辉瑞许诺会在2021年6月末前,为日本提供6000万人份的疫苗。

2020年10月,辉瑞开始了在日本的疫苗临床试验。2020年12月,辉瑞向日本政府提出了疫苗使用资格申请。2021年1月20日,日本政府与辉瑞公司正式签订了1亿2000万剂,即6000万人份的疫苗购买合约。

2021年2月12日,首批辉瑞疫苗从生产地比利时运抵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日本的一线医护人员终于在2月17日开始接种新冠疫苗。随后,日本政府分别于3月8日和4月12日启动了面向自卫队医官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3月16日,首相菅义伟也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

然而,按当前疫苗进口的工作进程,想在6月前让满足6000万人份额的疫苗全部运抵日本已不现实。截至4月26日,医疗从业者中,完成1次疫苗接种的人数还不足三分之一,65岁以上的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甚至低于1%。

受累于疫情防控表现,菅义伟内阁的支持率一直呈现低迷态势。《日本经济新闻》4月26日的最新民调显示,菅义伟内阁的支持率仅为47%。与日本民众对疫苗的期待值相比,低了近10个百分点。

面对疫苗进口运输速度和接种进度落后于原计划的情况,日本行政改革兼新冠疫苗担当大臣河野太郎公开表示,从5月起,每周会有1000箱疫苗送抵日本;同时,为保障6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率先完成疫苗接种,会在6月前确保完成3600万人份的疫苗运输工作。

进口疫苗不足,日本精打细算

自辉瑞疫苗率先在美国取得紧急使用许可权(EUA),并顺利获得在日本的使用资格许可后,为规避后开发药物曲重复性临床试验所产生的伦理问题,口本国产疫苗的临床试验审批手续不得不按照一般流程进行。因此,日本国产疫苗最快要到2022年才能上市。

目前,由第一三共公司、明治集团旗下的KM生物、Anges以及盐野义制药等四家日本本土企业研发的疫苗,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谈到国产疫苗跟不上的原因,有日本传染病专家指出,深层因素在于能够研发传染病等稀有药品的制药企业和初创企业太少了,而日本从事新药临床试验的医疗体制又太过薄弱。

大概50年前,日本还很盛行研发和制造疫苗。但后来作为疫苗接种对象的儿童减少,与疫苗接种相关的官司接连不断,导致疫苗行业逐渐衰落。特别是,传染病具有突然流行的特点,在制药企业研发出疫苗并实现商用之前,流行很可能已经结束了。因此,从事传染病疫苗研发的企业变得少之又少。于是,日本国内使用的疫苗一半以上都靠进口,新冠疫苗最终也只能依靠外国。

除了疫苗供应不足,抽取辉瑞疫苗所需特制注射器短缺等因素也影响了接种速度。面对有限的进口疫苗,日本人到了精打细算的程度。

由辉瑞公司所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只有在零下70度左右的环境中才能保证其活性。这也为疫苗的运输和贮藏带来了诸多不便。3月1日,有1000瓶疫苗因为冷藏温度不达标,失去活性。日本内阁勒令地方自治体加强电力和运输保障,避免疫苗浪费。

在确保疫苗剂量的同时,为了使疫苗接种人数最大化,日本人打起了针管的主意。

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一瓶辉瑞疫苗需要用2.25毫升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且每人单次接种量不得低于0.3毫升。理论上,仅就数值换算而言,一瓶辉瑞疫苗可供7人接种。

在日本政府拟定的疫苗进口计划中,刨除疫苗的实际损耗,预计1瓶辉瑞疫苗可供6人使用。然而,开始接种后,一线医护人员发现,由于针管和针头内的液体残留,一瓶疫苗实际上只能供5人使用。这直接导致日本出现近六分之一的疫苗缺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医界展开了各种尝试。在京都宇治德州会医院,医护人员用胰岛素注射器代替普通针管。这种方法可最大限度减少药品浪费。不过,由于新冠疫苗需要避开皮下脂肪组织进行肌肉注射,因此采用胰岛素注射针管接种前,需要提前测量接种者胳膊的皮脂厚度,低于1厘米才能注射。

对此,河野太郎于4月16日宣布,为实现有限疫苗的有效运用,将在5月中旬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将1瓶疫苗供给6人使用的特制注射针管。

在防疫工作受限的此刻,问题的解决不在于一瓶打几次,而在于美国那边的供给速度。菅义伟最近出访美国期间,与辉瑞公司总裁阿尔伯特·布拉通了电话。他提出了追加疫苗供给的请求,并希望辉瑞方面能够配合日本的防疫工作,确保在今年明前将目标人数份的疫苗运抵日本。

“如今的局面是由于日本防疫工作始终未能进入‘战时’状态所造成的。”日本盐野义制药社长手代木功直言,“如何确保疫苗的研发、生产以及审批等各个环节,能够及时、有效地从‘平时’状态转换成‘战时’状态,是日本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