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韩寒 真正重新雕刻他的,大概是生活本身

中年韩寒 真正重新雕刻他的,大概是生活本身

跟韩寒聊天,有的时候像在玩“脑筋急转弯”,他只需机锋一转,语意就变了一个方向,小包袱抖得足以去说单口相声。韩寒有作家的敏锐、赛车手的迅疾、导演的沉着,而贯穿这三个身份的是他的聪明。韩寒的人生就飞驰在他的脑回路中,他拒绝把自己活成一个套路。所以,他能够在怼人的时候,一击致命;他能够顶着高中“辍学生”的帽子,无畏地越过高山大海、穿过人山人海。

不过,韩寒只有在“战斗”状态时,才会穿上坚硬的铠甲,用冰冷的眼神和开刃的文字“十步杀_人,千里不留行”。私下里,他客气而得体,尤其是沉寂了一段时间,为了宣传新片《飞驰人生》而在公众面前亮相之时,韩寒的言谈举止已经像个温和的小胖子了。

韩寒的害羞程度也升级了,见人之前,率先放出烟幕弹,“我最近胖了不少啊,都有点不敢出来了。”当你见到他,觉得他也并没有胖得多邪乎啊,韩寒狡黠一笑:“就等着这一句呢。”

体重本不关文化和思想,但是对于韩寒来说,活成一个瘦子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作为一名以笔为剑的斗士,棱角与骨感才是标配。而且,从审美的角度,瘦显得年轻,韩寒自嘲:“与观众见面时,居然被小姑娘叫成了‘韩爷爷’!”细看韩寒那圆润的脸庞,确实已经泛起了福运双全的光泽,曾经的年少不羁、傲然而立已经被肉感和脂肪封存,俊逸的韩寒,原来也会变得“油腻”。

作为“上个世纪出道的男人”,韩寒最帅的时期,呈现着V字脸,不羁的长发垂下来,遮住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则眸如寒星,满是叛逆和不屑,仿佛在告诉这个庸俗透顶的尘世,这里根本不值得他用双眼认真去看待。那时候,他还是锐利少年,不仅笔锋快意、舌战群儒,而且常常有惊世之言,比如,敢于批评当代中国教育是“穿着棉袄洗澡”;敢于喊出“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

如今的韩寒则是一头毫无造型的短发,眼角和嘴角都弯出了笑意,谈话时能认真地倾听,平静如水地表达,除了思维的敏捷还在,以及偶尔一两句自夸还能显示出他就是韩寒之外,剩下的“韩寒”似乎都大隐隐于胖了。

无法说这种转变是好还是不好,但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总是容易被人记住。韩寒曾是一个凸显的文化现象、一个偶像符号,但是,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韩寒却妥协地融入了自己曾经反复挑衅的社会中,成为了一个不愿被辨认的人。

既然不能彻底地遗世独立,那么,就与世狂欢。韩寒回归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位置,他不能永远作为现象而活,如今的他,是具备传统家庭观的一家之主,是可爱女儿小野的父亲,也是人缘颇好的“国民岳父”,是带领《飞驰人生》200多人的摄制团队奋战在新疆巴音布鲁克山的导演,他不能再以快意恩仇的“文字独侠”的方式而活着,他有了更多的牵挂和忧虑,责任和压力,正如他自己在文章中的感悟:“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生活它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

既然已经不再热衷于攀爬和深潜,韩寒难免会有些赘肉滋长。何况一个人本来就有多面的性格,下笔如刀,但对人时却腼腆;看似无畏,但骨子里却有悲凉。长大了的韩寒,换了另一种方式登场,他用笑容和倾听代替了轻狂于世,他从舆论场进入了赛车场又改道电影圈,这里面有他必须要适应的规则。看着韩寒在综艺节目上和电影首映式上,也要唱唱歌,与明星们拍些搞笑小视频,就会发现岁月的力量真的是无人能敌,一个人就算是心中能够保持着“唯我独尊”的傲气,但是,在欲获取世俗肯定的“三重门”里,你还是逃不脱礼仪和制度,还是要低一低头、卖一卖笑,为此,可以说,韩寒是真的“油腻”了。

向世俗靠拢 

这个春节,韩寒与另一个长肉发福的帅哥沈腾合作,在银幕上飙了一把赛车。《飞驰人生》票房过了15亿,在春节档8部电影中,位列第三。

从《飞驰人生》的风格中,就可以看到韩寒向世俗的靠拢。2014年,他的处女作《后会无期》展示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荒诞性;2017年的《乘风破浪》则在寻求与父辈、与世界的和解;到了如今的《飞驰人生》,韩寒的题目已经变成了“落魄中年重拾梦想”。

青春和热血在韩寒的电影中已经成为背影,韩寒本人也在电影的商业道路上愈发如鱼得水。《后会无期》时,韩寒在媒体前还带着文艺的标签,他谨慎、谦和,致力于思想和创作的解读;而到了《飞驰人生》,他已经深谙“做秀”的模式了,在舞台上笑闹和插科打诨熟练自然,说飙歌就飙歌,连发布会上请来的五月天主唱信,也只是印证着韩寒青春存在感的“道具”,被冷落一旁。韩寒则始终在众人前呈现着兴奋状态,那一刻的韩寒,让人唏嘘他的身不由己、入戏太深,在强大的全民娱乐的氛围中,他的特立独行早已经被抛弃一边,他那诗与远方的理想主义则沦为了电影的一个商业噱头。

韩寒在电影圈里难掩他的不安全感,他坦承自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而睡不着觉,“我的胖跟拍电影有关系,以前写作和比赛都很单纯,自己掌控,但是拍电影,一天到晚坐着也疲劳,心里累,就一直想吃东西,不吃就感觉没有能量。”

《飞驰人生》虽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不能否认韩寒是一个好的导演,他关心剧组每一个人的安全,为此不惜严重超支,他对电影情节的走向和对观众心理的把握甚至比老导演还要准确,他在筹备《后会无期》时,还不得不停下来去重新完善剧本,而到了《飞驰人生》,他已经自信地在沈腾这些老江湖面前示范演戏了,只是,无奈他说戏时,总是“表现欲强,表现力差”,意思对了,肢体却完全不到位,被沈腾嘲笑这个戏精自恋起来拦都拦不住。

娱乐圈是一个颠覆“人设”的神奇之地,韩寒在这片土地上,也开始变得面目模糊了,他已经完全不是那个藐视外界指手画脚的叛逆者了,他主动地承认,投入真金白银拍片的投资人,才是真心诚意的,才是不应该被辜负的。

在采访韩寒的过程中,你不得不去接受韩寒的“变化”,去重新认识他,直到你听到一句:“我就是中国最好的赛车手,我就是中国最好的赛车戏份拍摄指导”时,才恍惚觉得,那个狂妄的韩寒似乎并未走远。

image.png

与“敌人”惺惺相惜

《飞驰人生》上映前夕,韩寒与高晓松进行了一番对谈,心宽体胖的晓松老师已经放弃了自己的颜值,让人担心韩寒是否正走在与高晓松一样的道路上。

同框出镜的高晓松和韩寒二人惺惺相惜、相互迎合,显然都已经到了不再年轻、无法豁出去的年纪,殊不知二人当年激烈的骂战,曾经烧红了中国互联网的大半个天际。当时的韩少,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赢下了他人生中的完美一役。

那还是在2006年,文学评论家白烨发表了一篇《80后的现状与未来》的博客,对于韩寒给予了不高的评价。韩寒看到后,脏字和金句齐飞,进行猛烈反攻,各种不雅之词让人看得心惊肉跳,韩寒骂完白烨,还不忘“睥睨天下”,宣布自己的作品才是中国真正的“纯文学”。

被韩寒和韩寒的粉丝们骂得很惨的白烨不得不随后关了博客,但是,白烨的亲友团加入了战场,卡司堪称重量级——解玺璋、李敬泽、陆天明与陆川父子以及高晓松。在众人谩骂加讽刺的扫射面前,韩寒毫无惧色,一一回杀,“部分前辈们别凑一起搞些什么东西假装什么坛什么圈的,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当时,高晓松可是手握《三重门》用了自己的歌词却未征得他同意的“实锤”,韩寒只用了一句话就让高晓松闭嘴了:“高晓松告韩寒这事情,古人早有定论,那就是,高处不胜寒。”

吵架能吵得这么帅、这么机智,韩寒成功迷倒了无数粉丝,他于此战封神、坐稳江山,继续游刃有余地针砭时弊,被一群自由派公共知识分子和愤怒青年拥为革命者和舆论先锋,被誉为“当代鲁迅”。只可惜韩寒看不上鲁迅,早在高中时,韩寒就已经宣称:“全世界用汉语写字的人里头,钱钟书是第一,我是第三。”当年韩寒心中的第二是李敖。在钱钟书去世时,他用庄重的语气说:“从此以后,我是第二了。”

如今再回首这段岁月,高晓松和韩寒都已经能够一笑而过,而且,还“复盘”指出对方赢在哪里,自己输在哪里。仿佛是两位看透世事的沧桑老人,在斜阳晚风中,摇着扇子感慨着往事并不如烟。

活成当年对手的样子

说韩寒轻狂,狂得也确实有理。韩寒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四个梦想:一是要当科学家;二是要当一个好的作家;三是要成为一个冠军车手;第四就是拍电影。

他的第一个梦想,在高中数学不及格以后就破灭了,而剩下的梦想,他都已实现。一个不用上学就文武自通,身价不菲,驾驶着六号赛车在各地赛车场上屡屡夺冠的男孩,已经甩掉了几乎所有的同龄人,他完全可以“一览众山小”,但是,韩寒却突然收起了所有的棱角,变得异常柔和。

韩寒的转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似乎没有一个清晰的分界线,但他就是开始变得不一样了。这期间,2012年,韩寒陷于方舟子穷追不舍的“代笔门”是一个不小的挫折;而后又遭到了冯唐“文学金线”的质疑,也是一种打击,这些都让“公民韩寒”觉得博客“公知”的身份不再好玩,韩寒一边在心里保存着骄傲:“能够替我写东西的人,并不存在”,一边却退出舆论场,扎入了电影圈的新天地。

真正重新雕刻韩寒的,大概还是生活本身。韩寒17岁时对于“你还缺乏生活积淀”的忠告,以狂妄的态度进行否认。然而,20年间的生活教育了韩寒,37岁的他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早已经被那些“大人们”所言中:“我的小说和电影距离我自己的生活不远,都是我可以触及的范围,一旦出了这个圈子,我的想象力就难以支撑了。”

在拉力赛的过程中,韩寒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我已经是全亚洲最顶尖的赛车手了,但在面对非一流水平的欧美赛车手时,我即使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准,一公里也总会落后对方半秒。”韩寒对于世间俯首称臣,他的笑容中有一丝不甘,但更多的是无奈:“我只是赛车界与电影界的渺小学徒,世界之大、天外有天。”

让韩寒低下高贵的头颅,在过去是绝无可能的事情,然而这恰恰是韩寒的聪明所在,他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哪个阶段应该以哪种状态行事,他收放自如、能屈能伸,可谓是识时务的俊杰。

尤其在他已经登上了各个神坛之后,就更没有必要像愣头青一样去四处拼杀,见谁砍谁了,他可以轻松释然地回望自己的青春时代,用他最擅长的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拨乱反正”。他甚至像老年人一样地展开“回忆杀”,否定了当年惊世骇俗的从高中退学的行为。他说:“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值得学习的永远是学习两个字本身。”而在当年,这位辍学者喊出的“退学有理”的口号是:“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今日的韩寒也终于承认了之前各种骂战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公正讲理,而是看谁能够煽动、利用更多的公众情绪。精明的他知道这个时代,段子手比教授受欢迎,戏说比正剧更有流量。这也是韩寒能够成功的关键,他能够赢下今天的一切,正因为他知道怎样成为一个英雄,他知道这个时代的薄弱环节,知道哪里可以一击而中,哪里可以避重就轻。

韩寒昔日激进、偏执的价值观已经被他重新“洗白”了,他不再说那些“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我最讨厌别人劝我从良了,从小到大年年都是优,你叫我怎么从良?”的“毒鸡汤”了,他开始苟同于平庸的生活方式,这完全不是少年韩寒的风格,但却是中年韩寒的“正确”认知。

去年,对于一篇名为《魔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自媒体爆款文章里所写的:“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韩寒发微博反驳道:“我不明白这些有什么不对不好的,当了总监肚子上有赘肉怎么了?觉得爸爸肚没问题的就留着,嫌弃自己的赘肉就去健身;因为房贷不敢辞职难道不正确吗?明确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和方向,辞职了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来养你吗?三四线城市一眼能看到未来的日子不好在哪?有人就是不喜欢飘逸动荡、起伏不定,有问题吗?”

所谓岁月无情,原来是在不知不党中,韩寒活成了当年自己对手的样子。他的语重心长、好为人师的腔调,与他曾经骂过的那些试图磨掉他的棱角的“过来人,’完全相似。

1982年出生的韩寒曾因替迷茫的80后抨击应试教育,成为不读书而才华超群的“反智”偶像,他敏感、尖锐、聪明,但是,他的破绽也已经被岁月剥开。他终于放开了再也守不住的狂妄,放弃了那些易碎讨巧的、没看过世界之前就贸然下了定论的世界观。

《飞驰人生》中有一句台词:“你呢,是这辈子没有故事,想拥有一个故事。我呢,是这辈子故事太多,想拥有一个结局。”其中的“你我”,何尝不是韩寒本人,前者是他青春热血的迷茫期;后者是他功成名就的现在时。前半生,韩寒活得无有恐惧;后半生,他已然心有挂碍。

86
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