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特效药,死亡风险高,老人更高危 河北疫情再现新冠重症救治难题

短半月,感染者即超千人,石家庄、邢台、廊坊三市陆续封闭管理,九省市出现确诊患者活动轨迹,始于境外、发于河北的新冠疫情无疑成为进入2021年后最受关注的事件。

更令人揪心的是,1月13日,一名来自石家庄的危重症患者因新冠肺炎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不幸逝世,成为近8个月以来内地首增新冠逝者。

与此同时,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还有42例重症患者接受救治,其中多位患者为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疾病者或孕妇,他们都是新冠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危人群,由于暂无特效药,仍面临较高死亡风险。

image.png

病情发展快,三周定生死

从确诊到死亡,仅有短短5天,此次不幸去世的新冠患者病情发展之快,令人讶异。

公开资料显示,该患者为女性,来自石家庄市藁城区增H镇,即当时全国唯一一个疫情高风险地区,于1月9日首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检出阳性,当时仅出现发热、咳嗽、气短等症状,当日即转运至河北省胸科医院接受救治。

但此后,患者病情迅速加重,住院当天即出现比较明显的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和休克等,短期内并出现大量器官损伤甚至衰竭。尽管经抢救,其生命体征一度有所好转,但仍于1月11日转为危亘症。

河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河北医科大学教授阎锡新通报称,为抢救该患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医院还采取了紧急休克复苏、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体外膜肺(ECMO)等先进治疗手段,但还是没能挡住逐渐出现的肝功能、肾功能损伤。

1月13日,该患者终因危重型新冠肺炎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不幸去世。

这是自去年5月17日以来,时隔242天后,国内首次出现新增本土新冠死亡病例。

为何该患者从发病到死亡进展如此迅速?

阎锡新认为,这主要由于“(严重的新冠肺炎)对重要器官,特别是心脏和循环功能影响比较大”,加上患者除新冠肺炎外,还有严重的心肌损伤等基础性疾病,二者叠加,均加速了患者病情发展和死亡的过程。

类似临床表现为全身炎症,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快速发展为危重症的新冠患者,曾率领ICU团队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曾见过一些。

他介绍称,新冠肺炎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发展为危重症或死亡,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约持续一周。

最初的第一周里,患者通常只出现疲倦乏力、不想吃东两、低烧等不典型症状,或无症状,易被病人和医护人员忽视。

进入第二周后,部分患者会突然病情加重,开始出观发热、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有基础病的老人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这个阶段比较关键,可视为患者病情发展的分水岭。

“如果(患者抵抗力强)过去了,那就慢慢地过去(康复),如果过不去,就到第三阶段。”彭志勇称,此时患者将进入呼吸衰竭期,同时合并有其他器官功能损伤,变成危重患者,存在多种致命因素。

“(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损伤)以肺为主,很多器官都会出现功能性损伤。”彭志勇介绍说,病毒入侵人体之后,不仅会对肺部造成严重损伤,进而造成缺氧,还会造成全身的炎症和广泛的微血管栓塞,导致器官末端血流不畅,进而造成多种器官衰竭,使病情雪上加霜。

此前,新冠危重症病人的死亡率一度很高。

如2020年2月,中国疾控中心新冠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曾对当月11日前,内地7万余例确诊和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现危重病例仅占4.7%,粗病死率却高达49%。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曾在去年11月的一场公开活动中称,全国范围内统计显示,我国新冠重症患者死亡率为1.4% -4.5%,武汉地区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则约达40%。

彭志勇进一步介绍称,欧美国家早期新冠危重症死亡率也曾很高,但随着人们逐渐“摸清了重症病人救治的规律”,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已降至20%-25%。

“目前没有阻止轻症发展为重症的特效药物,所以提离免疫力(在新冠治疗中)占很大一部分。”彭志勇说。

目前,对出现呼吸困难或衰竭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有多种方式提供呼吸支持,从轻到重分别包括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绍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和ECMO等。

对其他症状也有相应治疗方案,诸女[抗凝治疗、急性肾损伤和肾替代治疗等。

尽管疗法众多,但治疗过程中依然负满风险和意外。此外,由于新冠病毒对身伪侵害越大,康复训练所需时间、精力等成席就越多,冈此患者愈后康复同样面临诸多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显示,截至发稿前,全国仍有42例重症患者接受救治。

其中,河北有3例危重症患者和24例重症患者,病情不明。辽宁沈阳则有5例重症患者在院治疗,经呼吸支持、俯卧位通气、康复期血浆等综合治疗,目前病情相对稳定。黑龙江绥化还有一危重症患者正在抢救。

对此,去年曾参与武汉抗疫的“重症八仙”中,已有六位分别前往各地指导救治工作。国家卫健委也调集武汉康复者血浆,用于重症患者救治。

河北还采取“一人一策一团队一方案”救治相关患者,其中,国家级和省市级专家组24小时在医院值守,国家级专家每天还逐一对患者进行视频会诊。

老人或是新冠下一个突破口

同是年关,又见封城,突然再现的兀亡威胁,不禁唤起人们一年前对新冠重症的种种忧虑。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重型和危重型的高危人群包括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疾病者、免疫缺陷者、晚期妊娠女性和重度吸烟者等。

高危人群即意味着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

《柳叶刀》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纽约市两家医院于去年3月收治的新冠患者中,257名重症患者的中位年龄高达62岁,其中82%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在研究中称,国内外大量研究均显示,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死率最高,达14.8%。此外,各年龄段中患基础疾病者的重症风险也均较高。

目前,国内多位新冠重症患者均属上述高危人群。

如1月13日,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接受央视采访中称,目前确诊病例平均年龄为46.5岁,当地收治的重症患者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

更早之前的1月9日,阎锡新亦曾透露,河北现有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本身并未严重到重症或危重症的程度,而是由于他们多数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尿毒症等其他器官的合并症。

“(按)以往经验来讲,(他佃)有可能发展成为重危患者。”阎锡新认为,对这类患者应给予高度关注,进行密切观察和治疗。

就在做出这番表态5天后,一名患者即因此丧生。

另据新华网报道,黑龙江绥化的危重症患者是一名年轻的孕妇。由于正处妊娠期,患者自身免疫状态、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异于常人,病情进展非常快,目前正用ECMO抢救。

彭志勇解释称,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之所以容易感染并发展为重症,很大原因在于其免疫力低下。此外,农村留守人口多,老人多,或为此次疫情较重的一个原因。

“如果没有预防好的话,老人有可能成为病毒的下一个突破口。”彭志勇说。

目前,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已开展重点人群接种工作,由于疫苗临床试验设计和安全性的考量,60岁以上老人尚不在此次接种范围内。但据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专员王斌介绍,随着疫苗临床数据不断完善,以及疫苗供应量不断增加,新冠疫苗接种将逐渐从重点人群向普通人群推进,其中也包括60岁以上老年人。

如何保护易染重症的老年人?彭志勇反复强调,一定要尽量提高自身免疫力,不熬夜,睡好觉,同时多吃水果蔬菜和牛奶鸡蛋,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供应。

“更重要的是,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做好个人卫生。”彭忘勇说。

3
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