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首先是座要塞
今天,克里姆林宫已是俄罗斯整个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它由宫墙、4座宫殿、4座大教堂、19座塔楼构成。俄语中,“克里姆林”指城市中心的堡垒,而在今日成为专有名词。每座俄罗斯城市曾经都拥有一座克里姆林宫,俄罗斯在中世纪时有超过400座克里姆林宫,目前尚有20座保存完好。军事用途压倒一切,所以它们通常建立在河边的小山上,居高临下,又取水方便。每当草原游牧民族或别的大公国军队杀过来时,城市居民便躲进克里姆林宫,本公国的军队则在早早备好军用物资的克里姆林宫里准备应战。每座堡垒里保证有一座教堂、一口水井,百姓只做两件事,祈祷和喝水。
摧毁各地克里姆林宫的急先锋,不是拿破仑,不是斯大林,也不是希特勒,而是莫斯科大公国和俄罗斯沙皇国。统一俄罗斯的过程就是一部血腥征战史,莫斯科的统治者攻下一座城市后必然要摧毁城市防御的核心一一克里姆林宫。当今莫斯科那座克里姆林官,始建于伊凡三世时期,它即将统一俄罗斯。鉴于拜占庭帝国亡于奥斯曼帝国,东正教世界的中心从君士坦丁堡转移到莫斯科,伊凡三世还娶了拜占庭帝国的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俄罗斯有了跟欧洲列强平起平坐的资格,首都必须要有一座宏大、弋派、现代的皇宫。为此,伊凡三世请来了意大利建筑师和工匠群体,即将诞生的伟大建筑要融合俄罗斯传统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艺术特征。
此时的俄罗斯新国家处于瑞典、波兰、奥斯曼帝国这三大列强的环伺下,还有克里米亚的鞑靼人每年春季流窜俄罗斯烧杀掠抢,全新的克里姆林宫依然需要具备强大的要塞功能,可以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抵挡住任何凌厉攻势。宫殿选址,便落在涅格林纳河和莫斯科河交汇处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鞑靼人在1571年火烧克里姆林宫,所以修建中的宫殿被增加了防火功能。随着国家安全的巩固,宫殿群的军事性被淡化,建筑物首先要凸显最高世俗权力和精神权力的庄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