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大举进入中国

平成年代的最后一部柯南电影《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在中国拥挤的中秋档期公映了。自9月13日起上映仅仅44小时,其票房便超过1.27亿元人民币,创下柯南剧场版在中国的最高纪录。影迷们意犹未尽地讨论起“柯南推理元素”“柯南恋爱修炼手册”,微博热搜榜上这些话题居高不下。

同期与柯南对垒的,是日本“不老男神”木村拓哉。电影《检察方的罪人》是木村自参演《2046》之后,时隔15年再次登上中国大银幕。上映前两天,他兴奋地发了一条微博:“请大家一定要期待!”

今年夏天的G20大阪峰会期间,中日两国领导人在晚宴上也谈到了电影话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聊到最新日本电影《王者天下》时说,这是以中国战国时代为背景的故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应说:“(中日)电影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随着近几年中日关系回暖,日本电影也在中国迎来“高光时刻”。从2015年至今,中国共引进了30多部日本电影,其中的动画电影不乏伴随中国青年一代成长的《哆啦A梦》《柯南》等动画片剧场版,真人电影则多以纯爱片和文艺片为主。《你的名字》成为日本引进片中的票房冠军,《小偷家族》则是票房最高的真人电影。日媒“映画Natalie”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电影出口收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中国的票房收入占到近四成,为7.7亿元人民币。这也让更多日本电影公司瞄准了中国市场。

《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

日本电影在华四十年曲折路

今年走进电影院,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日本电影。而这距离上一次日本电影引进热潮已有40年。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电影业进入兴盛期,一些外国电影得以引进,其中也包括日本电影。1956年梅兰芳京剧团访日演出成功,日本电影周在中国十大城市举行,《24只眼睛》《战火中的妇女》《这里有泉水》《正是为了爱》等影片进行了展映。

接下来的十年,日本电影引进稍有停滞。改革开放后,1978年8月中日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两国关系进入蜜月期。为了进一步推进中日友好,日本电影被大规模引进。

1978年的某个晚间黄金档,中央电视台在事先无预告的情况下播出了日本电影《追捕》。随后几天,这部电影在全国各大电影院上映。由于电影造成的轰动效应,中央电视台还发布了预告:“应广大观众要求,今晚重播日本电影《追捕》。”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追捕》不只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扇窗,让大家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电影中出现了与熊斗、与罪犯斗、与不公正的司法体制斗的情节,还有乘坐私人飞机、情侣骑马的片段,更有最新潮的发型、时尚风衣以及蛤蟆镜。在自行车还是奢侈品的中国,这些犹如重磅炸弹,在观众中被引爆。之后的《人证》《幸福的黄手帕》等日本电影同样备受追捧,成为一代人的记忆。高仓健、中野良子、山口百惠、栗原小卷等日本演员成为当时中国的“流量担当”。

与此同时,日本动画电影也被引进中国。1979年浦山桐郎执导的《龙子太郎》成为首部进入中国的日本动画电影,1982年中日合拍的以熊猫淘淘为主角的《熊猫的故事》上映。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龙猫》《天空之城》《风之谷》等作品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引进。

1994年8月,国家广电部电影局下发“348号文件”:明确自1995年起,由中影公司每年以国际通行的分账发行方式进口10部“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好电影。同年11月,美国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被引进中国。自此,极具娱乐性的爆米花电影成为中国市场的新宠。

彼时中日政治关系出现紧张,中国银幕上的日本电影也不复当年风光。2001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降至冰点。此后摩擦不断,尤在2011年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后,中日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低谷。

直到2015年,随着两国关系再度回暖,日本电影迎来它久违的春天。“2015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电影输入很少,因此当其再度进入中国市场后,市场必然出现一种补偿心理。”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支菲娜告诉《凤凰周刊》,由于早前双方合作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的几部日本电影在市场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而当《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等日本动画进入中国市场,逐渐成为日本电影的新招牌。近一年来,在中国上映的绝大多数日本电影均为动画作品。

2015年5月上映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获得5.3亿票房,让两国电影公司看到了日本电影在中国的巨大商机。2016年《你的名字》以5.76亿元票房创日本电影在华票房新纪录。随后两部真人电影也进入中国市场,分别是励志青春片《垫底辣妹》和科幻片《寄生兽》。而这距离上一次引进日本真人电影《挪威的森林》已有6年之久。

“日本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在华完全是不同境遇。”一名业内人士告诉《凤凰周刊》,日本动漫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非常高,真人电影相对较难。即便如此,以上现象还是给中日电影合作注入了“强心剂”,2017年和2018年中国分别引进了9部和15部日本电影。

《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

《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

日本公司“盯上”中国票仓

随着中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年后,中国再度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日本电影制作者联盟发布的《日本电影产业统计》显示,从1978年开始的40年间,日本电影票房一直徘徊在每年2000亿日元上下。2018年日本电影票房收入为2285亿日元(约合149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内地票房已经达到609.76亿元人民币。日本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福田高干评价说:“过去40多年来,日本的电影创作者并没有特意到海外开拓市场,日本国内就可以满足他们。”

在日本,近十年的票房黑马屈指可数:2010年《阿凡达》3D旋风席卷日本,票房提升至2200亿日元。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电影票房收入有所回落,直到2016年《新哥斯拉》和《你的名字》上映,才让票房再次回归2200亿日元。

对此,中日文化产业交流协会副理事长阿达雅志解释说:“随着日本国内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的加重,电影市场也呈现出逐年缩小的趋势,日本真人电影更呈现出一种对内性,这种特点的作品逐渐增多。”

国内票房遭遇增长瓶颈,日本各大电影公司开始转向海外市场。松竹株式会社社长迫本淳一表示:“2018年的收入再好也只不过是2000多亿日元,我们应该寻求高水平的海外市场扩张,要开展电影、戏剧等方面的全球化发展。”东宝株式会社社长岛谷能成则说:“我们将《哥斯拉》这一知识产权出口到好莱坞,逐渐形成了怪兽系列电影,得到了很好的分配收益。我们有信心以这种方式继续下去。”

早在1986年,日本动画电影便进入香港。曾推出《卧虎藏龙》《英雄》等电影的“大片教父”江志强在香港电影节上看到了宫崎骏的《天空之城》,立刻决定购买。当时迪士尼动画电影在香港很抢手,江志强把宫崎骏的动画推到了与迪士尼同等的地位。他与宫崎骏也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宫崎骏将其十部电影都交给他来发行。

在与香港同行打交道的同一时期,宫崎骏与同在吉卜力工作室的同事高畑勋也来过中国内地考察,却抱憾而归。1984年,他们到访北京、上海,并参观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高畑勋还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赠送了《风之谷》的胶片,并做了深入交谈。

“这次访问让我们对中国的失望无以复加。”高畑勋事后回忆说,“我们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本来是很尊敬的,没想到制片厂高层却只关心计件付酬问题。当时的中国刚刚迎来了现代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却失去了原来的风格。”

有了解内情的人士告诉《凤凰周刊》,抱有社会主义情结的两位日本动画大拿由于对本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作状态感到不满,带着朝圣心态来到中国,期待能看到热火朝天的创作景象,结果却大失所望。直到去世,高畑勋都未再踏入中国一步。

但吉卜力的中国粉丝始终希望为宫崎骏补上一张电影票。时隔18年,《千与千寻》这部被世界公认为“一生一次”的殿堂级作品终于在今年登陆中国院线,力压同期上映的《玩具总动员4》,最终斩获4.8亿元人民币票房。

此次发行方还专门邀请到周冬雨、井柏然等明星进行配音,海报也启用了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日本动画媒体“Anime!Anime!”总编数土直志评论说,日本动画公司一般会回避使用本地化的原创海报,很吃惊吉卜力工作室可以接受这一行为,“可见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检察方的罪人》

《检察方的罪人》

从日本引入电影遭遇“潜规则”

“1亿圆满,2亿开香槟,3亿做梦。”这是中国网络上最初对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的票房预测。最终其票房高达5.76亿元人民币。

新海诚执导的《你的名字》由光线传媒子公司彩条屋影业引进,以约19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从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处买断影片的中国放映权,后者不参与中国票房的分成。

与好莱坞电影公司打过多次交道的中国买家们通过以下途径积累了不少经验:中国买断电影版权;中国品牌植入好莱坞大片;中国资本投资好莱坞电影;中外合拍电影等。

然而,当遇到保守严谨的日本公司时,这些中国买家却难搞定了。日本公司更愿与自己熟悉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光线传媒也是通过日本的业务代理公司才能从东宝引进《你的名字》。

“日本虽是我们的邻国,日本电影同行却最不了解我们。”与新海诚制作团队合作的卓然影业CEO兼创始人张进告诉《凤凰周刊》,“中法、中英、中美之间都有着十分成熟的影视合作模式,我们只需做好商业合作就行了。但跟日本谈合作的时候,却面临很多难题,比如工作方式、习惯的不同,还有信任问题。”

张进回忆说,他第一次在会议室见到东映会社的高层董事时感到很吃惊:“对面坐了一排7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一位董事告诉他,之所以过去拒绝与中国合作,是因为早年间一位中国知名导演未能兑现对他的承诺。在那之后,他就对中国电影市场不再关心,也没有任何了解了。

“日本电影行业相对保守,大部分公司没有拓展中国市场的欲望,导致合作很困难。”张进解释说,不信任是缘于不了解,越不了解就越不信任,疑虑之下就形成恶性循环。

那次见面后,张进用了两年时间,每月登门拜访,向日本同行分享相关信息,慢慢建立起信任。有一天,东映动画会长森下孝三对他说:“我们正在规划一个动画电影。你们有没有兴趣参与?”预计于2021年初上映的这部动画电影,将是东映第一次尝试与中国公司联合出品。

初来乍到的中国公司想找日本公司谈版权,也会遭遇不少“潜规则”:需要先与中间方沟通好,才能见到日方公司代表,中间方一般是久居日本的中国人。此外,谈事情之前要先交一笔“诚意金”,证明你是真心来谈合作的。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诚意金是不退的。

“版权代理在日本是通行做法,不只是电影,图书行业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代理,合作才有保障。美国几大电影公司由于在日本有分社,所以不涉及中间方环节。”支菲娜解释说。

合作过程中,中日不同的文化习惯及工作方式也成为合作阻碍。一般来说,中国公司认为谈完不理想便不再继续联系了,但这在日方看来是不靠谱的做法。无论是否合作,日方都需要对方主动告知。在极为严苛的信任机制下,日本公司遇到过太多不了了之的合作案例,这让他们对与中国的合作失去耐心。

一旦进入到购买版权的环节,中方会收到来自日方的多封邮件:包含导演是谁、什么时候开机、演员是谁、制片成本多少钱、什么时候上映、宣发多少钱等一系列问题。只有经过多次确认,双方才能进一步谈价格。

虽然有这些“潜规则”,张进仍然认为,只要调节到同一频道上,中日之间的合作就会变得顺畅。“日本的公司非常真诚、规矩且有诚信。一般都会按时按量准时完成。”

“中国动画新时代”引日本关注

让张进没想到的是,去年6月与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的一次会面,竟然促成了中日文化产业交流协会的建立。

“中日之间需要有一个机制,帮助中国公司快速建立与日方的合作和信任基础,从而促进项目的完成。”半小时的会谈中,张进向菅义伟表达了建立该协会的初衷以及渴望其支持的意愿。他事后得知,菅义伟亲自给日本四大电影公司打电话促成此事,“东宝、东映、松竹、角川这四家株式会社虽是竞争关系,但又非常团结。如果参与某组织,一定会是一同加入”。

去年10月25日,中日文化产业交流协会第一次恳谈会在东京召开,东映株式会社社长冈田裕介发言说:“以我为首的四家会社基本代表了日本的电影行业。我说的话就是代表四家说的话,代表我们行业说的话。我们一定说到做到。”

今年日本电影之所以汹涌而至,也与美国大片低迷的境况有关。诸多“涉美”电视剧被紧急撤档,美剧《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大结局未能如期播出,《复仇者联盟4》上映前频频传出延期,中美贸易摩擦的这把火似乎烧到了电影产业。

虽然如此,对日本来说,中国这个票仓是否牢固仍是未知数。日本电影题材基本以纯爱、回忆友情、重温家庭温暖等内容为主,审片风险较小。今年悉数登场的真人电影中,均是淡而有味、慢而生动,以独特韵致引起观众共鸣的影片。《漫长的告别》《日日是好日》以及从戛纳载誉而归的《小偷家族》都用举重若轻的方式打开生活、衰老、离别甚至死亡话题。

“但说实话,中国目前还没形成大范围观看日本电影的力量。”在支菲娜看来,日本电影的票仓多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与日本文化接触较多的地方城市,其他城市受众有限。而好莱坞电影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同样有大批受众,但这些人很难花同样票价看一部日本电影。”

面对频频传出的关于中国翻拍日本电影《情书》《我的机器人女友》、日本翻拍《三国演义》等传闻,不少业内人士也提醒说,中日社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民众心态有一定差距,未来如何选择适合的题材,找到能驾驭的人至关重要。

中国国产动画的崛起也让人看到了新的商机。最近刚刚突破49亿票房的中国原创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受到日本舆论的大力追捧。不少日本网友表示:“中国本来就有很多神话故事,好的作品在日本也会很受欢迎,希望影片能在日本上映啊。”更有人说:“中国技术进步的速度太快了,照这个趋势搞不好日本5年之内就被超越了。”

“受到京阿尼纵火事件的影响,今后世界动画电影的势力版图可能将被大幅改写。”有日媒评论说,日本总有一种“受欢迎的电影只能在日本制作完成”的幻想,现在情况早就不同了。“很多高质量的动画电影正在中国批量制作。”

起用日本团队来制作中国故事则是另一种尝试。去年上映的动画《肆式青春》像是一个实验片,该片由新海诚的制作团队CoMix Wave Films出品,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舞台,讲述了以“衣食住行”为主题的三个故事。未来如何吸引日本社会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并喜欢中国故事,将是新的挑战。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