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神话”终局: 复盘华赢凯来式危险关系

即使在争议中编造谎言、试图挣扎,漩涡中的华赢凯来及旗下的巴铁科技还是迎来了致命性一击。

7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消息,针对有投资人举报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情况,公安局已经立案侦查,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在6月28日、29日、30日三天时间内,警方先后将白志明(又名白丹青)等32名犯罪嫌疑人先后抓获,且均已被刑事拘留。据接近白志明的多位知情人士告诉《凤凰周刊》记者,白志明6月28日晚在其老家河北邢台被捕,当时他正在一家理发店内。

与此同时,6月30日上午,位于秦皇岛北戴河区的巴铁车体被一辆重型拖车缓缓拖离现场,被运到富民路西南侧一处空地中。实际上,早在6月21日,工人就开始拆除预埋在路两侧的巴铁试验线轨道。记者实地探访了解,直到7月4日巴铁试验线的两处站台被拆除之后,路面才完全恢复交通。

白志明也许没想到,在高调宣称巴铁试验线建成不到一年就已经引火上身,巴铁样车被拆移之后,昔日疯狂“华赢系”也开始迎来它的“终局审判”。

复盘整个巴铁“融资”背后的华赢凯来危险关系链条,除企业本身涉嫌自融、虚假宣传,也应反思以国家大政方针、各级政府、官方媒体为背书的融资模式,而大量的投资者在高息利益诱惑面前,未在投资前被有效提示风险,又选择性忽视常识性问题,等到“泡沫”破灭后,最终成为“裸泳者”……

巴铁成“废铁”

从河北秦皇岛北戴河火车站往东南方向走500米就进入车站村。七月酷夏,在村子中心贯穿而过的富民路双向四车道上,22路公交车见无人下车、候车,并不愿多做停留,生怕开车门走了冷气,径直加速开往终点站火车站。

然而在此之前,这辆原计划停靠在富民路“新兴小区”公交站的公交车却因为一个大胆的计划而绕道行驶——2016年7月,巴铁试验线搭建完成;同年8月2日,巴铁启动综合试验,“启动时的声音仿佛飞机起落。”一位在实验现场目击的环卫工人表示。但在实验之后,除非有投资者前来考察,“巴铁1号”一直被原地“雪藏”。

如今,富民路上的显眼的巴铁样车和巨大顶棚早已消失。记者在7月5日到达原测试现场时,仍能看到几天前巴铁移动作业时重型拖车和路面摩擦的痕迹,轨道被拆除后在马路上形成的坑道被水泥铺平。记者探访周边商家了解到,在7月4日最后完成了两个站台的拆除工作,但展台支柱形成的原坑还未做处理,仅用围栏简单围着。

巴铁,就是6年前曾引发舆论关注,但随即被众多专家论证为不具可行性的“立体快巴”。其发明人是只有小学文化的“民间发明家”宋有洲。至于白志明收购巴铁项目的故事,在白志明的口中则颇有点雪中送炭的意思。

在2015年,宋有洲找上白志明前,他的公司正陷入巨大的亏损危机中。“他们几乎买不起飞机票”,白志明这样提到。但宋有洲心里清楚,“立体快巴”就是他的心血,他必须找到一个靠山。

根据媒体的说法,宋有洲原本为转卖“巴铁”技术开出了38亿元的高价,但经过两周的讨价还价后,白志明付给了他5亿元,并答应这位发明人该项目以后若能盈利则会给他分成。全国工商信息系统显示,白志明拥有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90%的股份。

按照白志明的说法,宋有洲最初项目的主要问题在于要找到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和对项目感兴趣的投资者。“立体快巴第一次亮相”早在2010年的第13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当时宣布与北京市门头沟区达成协议的试点项目最后也草草了之,没有下文。

六年后,第19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项名为“巴铁”的中国原创发明被称为“惊艳”亮相,根据博览会官网消息,它是用电力驱动的大运量宽体高价电车,被称为“空中奔跑的巴士”和“陆地空客”,“如果巴铁技术成功应用,将造就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这一次,制造方改成了常州今创集团,试验线也最终落户北戴河。

白志明的实际做法与宋有洲的最初想法可谓是大相径庭。“我们在使用自有资金。首先我们希望把这种巴士生产出来……然后我们会去寻找投资者。”

也就是这样的做法,被指为依靠“巴铁”来炒作概念,吸引投资者购买华赢凯来的金融产品。

2016年4月27日,巴铁公司与秦皇岛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显示:巴铁公司将投资100亿元用于巴铁项目建设。

截至2016年底,华赢凯来打着开发这款巴士的旗号,以12%的年利率筹集了1.3亿元。但彼时,华赢及巴铁科技已经深陷丑闻之中。

2017年7月,白志明被捕后,朝阳门SOHO D栋三楼的巴铁科技的巴铁沙盘展示区已经人去楼空。

“不知情”的地方政府

在拆除站台原址不远处,一处被围墙包围的空地里停放着“巴铁1号”试验车:蓝色的烤漆车身和黑色的流线型车头,上半身悬空,下半身由两侧的钢架车体支撑——失去动力的“巴铁一号”犹如困兽,命运难测。

这辆长22米、宽7.8米、高4.8米的新型实验交通工具就趴在水泥地面上,而周围泥地则长着荒草。当记者试图靠近车体时,被一位身穿便服的工作人员阻拦。为了专门看守巴铁样车,旁边还有一个简易的移动木质平房以供休息。对于今后车体处理计划以及身份的询问,该工作人员均表示拒绝。

记者前往车站村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试验线路只是设在公路上,一直也都不归村里管,对于暂时停放在村子的集体用地上是否产生租金之类的问题不予置评。

在巴铁引发的“丑闻”漩涡中,地方政府似乎难以撇清关系。

在2016年8月2日“巴铁1号”实验启动吸引眼球之后,有媒体报道,秦皇岛市和北戴河区相关部门均不了解巴铁项目。但白志明向新华社表示,河北当地政府知晓此事:“我们和政府有签约意向和框架协议。”

根据记者早前拿到的华赢凯来官方刊物,2016年4月27日,巴铁科技代表和秦皇岛市有关负责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文中提到,“秦皇岛方面承诺将为巴铁项目尽快落地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并已经为‘巴铁’规划出1公里的试验场、120公里的运营路线。巴铁科技也将力争在2年内建设成10公里的示范线,并投入运营。”

从去年8月开始,包括《凤凰周刊》等多家媒体爆料巴铁背后的“华赢系”存在金融风险。虽然巴铁科技官方称已分别与天津市河北区、河北省秦皇岛市、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河南省南阳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但上述地方政府均表示未考虑立项巴铁项目。

大陆官媒就与巴铁科技达成协议一事联系了秦皇岛市委和北戴河区宣传部门。为减轻影响,当地政府宣传部门以邮件形式进行了回复。

邮件显示,秦皇岛当地确实与巴铁科技有相关合作,在4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拟在秦皇岛市建设巴铁项目研发中心,7月选定北戴河区车站村富民路部分路段作为巴铁试验线。但合作期限截至2016年8月31日,试运行期满后另行协商;试运行期限后,依据协议约定,公司方需将路面原样修复。

不过,近日的报道中,与巴铁的合作期限口径变成6月30日截止。白志明被捕一周后,《凤凰周刊》记者前往北戴河区政府驻地,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引进这个试验项目时,政府相关部门做过风险评估,“并多缴纳了后期路面复原以及抗风险的费用。”

这位官员表示,巴铁项目是作为招商引资进来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是始料未及。巴铁试验线之所以在去年底屡爆负面信息却拖到今年6月底才证实拆除,除了合约未到期且巴铁方面对善后不做回应之外,“政府及其公安机关不做表态(定性),我们也不好强制拆除。”

但对于巴铁在秦皇岛实际到位的投资金额以及具体政府负责部门的询问,北戴河政府均不予置评。“希望媒体和大众要爱惜我们北戴河。”这位官员说道。

风波之后,多个地方政府表示已与巴铁项目切割,且已经暂停项目合作。早在2016年《凤凰周刊》的报道中,天津河北区已经找不到相关巴铁的消息;河南周口的巴铁项目研发生产基地则毫无动工痕迹——被白色围墙圈起的数百亩土地荒草丛生,有人将羊群放养其园区。而按照巴铁科技的计划,项目今年底开工建设,一年内正式投产,年产值50亿-100亿元,可以吸纳一两千人就业。

此外,在常州今创集团——“巴铁1号”的出生地,也已无巴铁生产的迹象。今创集团也急于和巴铁科技撇清关系,对外宣称这只是集团接到的一个订单,巴铁和今创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巴铁在各地莫名其妙地高调开始,而今又莫名其妙地销声匿迹。有评论指出,“有的地方看似只是战略层面合作,不给钱不给地,但地方政府出面签协议,官员对项目大加赞赏,甚至表态要各种政策支持,在中国的现实下,这就是对企业最大的背书。不怀好意的企业完全可以凭此去忽悠、去圈钱。”

兑付风波

显而易见的是,“华赢系”及旗下子公司在利用巴铁进行着“不怀好意”的操作。

“华赢系”的“面纱”被揭露,与巴铁项目相关的几家公司均与白志明关系密切。调查显示,白志明在巴铁项目借款方“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控股股东和监事,在担保方即被曝光的山寨社团“中国建设企业联合集团公司”担任创始人和董事长,在巴铁项目的服务方华赢凯来担任大股东和董事长。而巴铁基金归属的基金管理人为北京天尔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监事白志刚,就是白志明的弟弟。巴铁基金已涉嫌自融自保。

上述公司的总部办公地均位于北京市东二环朝阳门的银河SOHO。

一定程度上,“华赢系”的兑付潮从去年8月份开始就已初现端倪。当时,华赢凯来一位高管透露,在总部,仅2016年8月9日当天前来要求“退单”的投资者就达到200人。不过在白志明解释安抚过后,当天大部分投资者并未办理赎回。

一位村民在巴铁试验车原站台旁捡废品。

但巴铁危机形成的“蝴蝶效应”已愈演愈烈。从去年12月份开始,白志明已经不敢在公司公开露面,记者前往银河SOHO D栋18楼的行政总部时,一位行政前台百无聊赖地和另一位员工嗑着瓜子,身旁的沙发上散坐着两位前来质询的投资者。

不断有投资者前来喊着“白志明去哪了!”,并用力地敲着用金印铭刻着“董事长”的办公室大门。行政人员似已见怪不怪了,只是简单附和着投资者的问题。

一位郭姓业务员用手指比划着向一位客户坦白,白志明想要扭转局面,至少需要四五十亿元。一位员工告诉记者,截至去年12月,华赢系离职的员工保守估计在六成左右。

不断的兑付压力以及鲜有人再投资的境况下,这个涉及4万人、涉案近50亿元的华赢系已几乎不可能再恢复往日“胜景”。

白志明被捕后,7月2日,记者再度探访白志明“华赢系”链条下的多处办公地点。不论是D座3楼的巴铁沙盘展示区、18楼的行政总部、B座17楼的理财业务部均已人去楼空,大门紧锁。记者拨打留在门口的转租电话,其业务员表示,办公室被收回已有两个月之久。

当天上午,随着位于C座807的临时办公室被物业封锁并贴上布告,华赢系总部的最后一间办公室也被清退。

而对住在银河SOHO附近的投资者吴建国来说,关掉的最后一间办公室和难以联系到的业务员也基本断了他赎回本金的希望——哪怕是一瓶茅台酒、一盒来自福建的茶叶。

据他介绍,在难以兑现本金的情况下,华赢凯来企图通过实物兑换来安抚投资者。在办公区挤满了观看实物的投资者。现场的实物中以白酒为主,包括贵州国宾酒、贵州茅台镇酒等等,“标价都在五六百块左右。”不过,现场的兑换物品也被投资者们质疑价格虚高。

不过,据当时现场一位刘姓负责人表示,实物兑付都是按照市场价定价,并不存在一些媒体或者投资者所说的抬高价格的情况。

但不管怎么样,白酒、茶叶也算是能得到的一点补偿,“就算是种安慰,也不至于失去希望。”吴建国说。

为稳住投资者,5月20日,在华赢凯来的QQ维权群里,白志明视频露面,他对投资者鞠躬道歉。当天,华赢凯来也首次发布兑付方案:首次兑付比例为债权人本金的1%,二期兑付日期为8月31日前。华赢凯来称,拿出了房产加实物总计7亿元的资产来兑付,只是在房产包括汽车的兑付方面,投资者得自掏腰包另外支付房价或车价的70%,华赢凯来债权只能用于支付30%。

大部分人无力再自掏腰包,也不敢再继续投钱。几位投资者表示,第一批兑付的钱已经收到——投资2万元的收到了200元,一位投资9万元的客户收到了900元。

白志明解释称,华赢凯来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但巴铁项目仍是可以用于偿还债务的“优质资产”。他还称巴铁项目的运作事项一直没有停滞,时机一旦成熟,其收益可完全覆盖债务。

根据众多投资者的说法,白志明最后一次在微信出面协商是在5月31日。

但随着白志明被捕的消息传开之后,投资者们也知道,华赢所做的承诺“一切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吴建国叹了口气。

投资者分成了三派

对吴建国们来说,面对华赢系终究落幕的命运,他们看着手上报纸有关巴铁的报道、白志明和某些官员的合影,他们迷惑、悲愤,仍抱侥幸。

最后,泡沫破裂,回到现实中的投资者们成为“裸泳者”。

王丽玉将自己的微信昵称改为了“最佳结果”。她的原名为“谁来救救我”。

在这个群体中,多是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平均年龄60岁左右,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诉说着投资巴铁的过往和对血本无归的焦虑。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支持白志明和华赢的,坚信巴铁项目能“为国争光”,甚至希望白志明尽快被放出来,继续运作巴铁项目。

投资者们原来只是在华赢凯来的办公室聚集,一开始还有工作人员接待甚至倒水,但到最后,华赢员工对客户逐渐失去耐心,以各种理由拒绝见面。最后,门店倒闭,员工选择离开。

最后一间办公室关门后,下午五点,一群华赢凯来的投资维权者无奈走出银河SOHO的大楼,却久久不愿散去。

老范今年60岁出头,前前后后为巴铁项目投资了154万元,他自称是华赢凯来的志愿者和客户代表。由于投资金额较多,又热心给投资者传递消息,来到现场的投资者都围着老范咨询华赢凯来巴铁项目和自己投资的命运。

“人在做,天在看。我们这般老头老太,钱都是牙缝里省出来,原来都是穿补丁的,都是瞒着家里人,想给自己一些补贴,别拖累了儿女。”他们中不少人原本只想退休后吃点保健品,不用上医院,再赚些利息和外快。他们瞒着家里人,把毕生积蓄拿出来,只希望靠投资华赢旗下的理财产品赚一些补贴。

2016年8月2日,“巴铁1号”试验车在秦皇岛北戴河区启动综合实验。

至于为何选择华赢凯来的产品,王丽玉等中老年人有着近乎相同的解释:在小区门口设有门店和摊位、业务员热情、利息高、本身有点储蓄以及看到大量的巴铁与政府合作的宣传。

“我昨天夜里刚从辽宁回来,我虽然去玩了,但整宿整宿都在想这个事儿啊。”在巴铁投资客户群里,即便是夜里四点,投资者们还在商量对策。失眠、焦虑、绝望,是他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煎熬。

“绝大多数人钱进去了都想拿出来,可政府介入了,人抓了,钱就没拿回来,e租宝就是最好的例子。”老范说,曾经有投资者指责业务员拿不出钱要承担法律责任,业务员却回应称,“法院一来,办公室没了,你们那些钱也就拜拜咯”。

老范作为客户志愿者,和白志明及其华赢的高层走得近。根据他得到的消息,“6月26日,星期一,老白还去东城经侦汇报工作。”

白志明当天离开了北京,回到老家河北邢台市。根据华赢透露给投资者的消息,老白是回老家“找钱”去了,“那里有一笔卖地钱,3000万。”投资者中也有说法是工程结款,只要拿到工程结款,就可以给投资者兑付。

白志明从2013年6月决定去北京发展,三年后,“巴铁1号”试验成功,白的疯狂和得意也写在了脸上。白的妻子孔彦霞的姐姐孔彦红对于白志明的决策评价“说明他的胆识和谋略”。

白志明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次不是“衣锦还乡”,而是逃难。回去不过两天,6月28日晚,白志明被警方抓获。

老范认识的人最多,他说中老年投资者中有三派,一个是积极保公司,另一个就是打倒华赢凯来的,绝大多数人是观望的中间派,而今天来到现场的绝大多数都是支持华赢凯来的。

老范说,就是因为一批反对者跑到街上去闹事,最后去了北京市政府上访,把事情给闹大了,公安才决定抓白志明。

其实,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在白志明被抓前就已预警了华赢系的风险。记者在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上述的华赢凯来的“自融自保”系链条,除巴铁科技显示正常外,其余已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

2017年5月27日,华赢凯来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天尔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被北京市工商管理局东城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列入的原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老范们商议去政府请愿。“政府介入呢其实没啥事,可以给白志明一点压力,但不是叫把他给法办了,那我们钱怎么拿。我们还是希望他出来。如果他跑路、赖账,那抓他可以,但他正准备给钱,被抓了,现在断了我们的财路,我们只能找政府。”

有文章认为,即使是民企创办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不少投资者眼中其实也隐性担负了政府信用。无论所谓互联网金融创业者,还是这些机构的投资方,对此都心照不宣。

反思:又一个e租宝?

在卷入巴铁事件之前,2015年华赢凯来就被爆出曾被列入违规基金黑名单;同年年底,各地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曾公布互联网金融机构“重点监测对象”,华赢凯来榜上有名,还包括后来被查的e租宝。

2015年12月初,波及84万名投资者,涉及700亿元的e租宝,被宣布因涉嫌违法经营被调查。12月16日,各地警方联合发布声明,称已对e租宝网络金融平台及其关联公司涉嫌犯罪问题依法立案侦查,对相关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对涉案资产实施了查封、冻结、扣押。

2017年7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针对有投资人举报巴铁投资方——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情况,该局已依法立案侦查,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按照最高法院的司法释义,非法集资包括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以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的集资诈骗两种行为。简言之,如果没有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发放正规牌照的公司,不仅公开募集资金,还承诺保本保息,投资者就得警惕了。

非法集资为何如此泛滥?监管主体缺失是问题之源。财新网援引一位地方监管层人士指出,长期以来,非法集资实则处于监管真空地带,监管主体不明、监管制度跟不上。

上述人士还认为,地方政府有经济诉求,往往默许各类机构成长,甚至多次站台,给投资者造成极大误导,直至风险兜不住暴露。在巴铁风波下的华赢凯来融资链条中,某些地方政府的做法理应被检视和反思。

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众多受害者选择成为对风险估计过低的投资人。72岁的李女士在2016年1月份瞒着儿子用退休金办理了一年期的10万元理财投资,年利率在12%。同年8月,媒体大量曝光华赢系背后的融资风险之后,她还在纠结是否要办理赎回手续。因为如果提前终止合约,不仅将收回已经拿到的八个月的收益,而且还会扣除部分本金。“我没有选择退出来。我的钱再也要不回来了。”在电话中,李女士告诉《凤凰周刊》记者。因为整天愁眉苦脸,最终她血本无归的消息还是被她的儿子获悉。

15